【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身痛逐瘀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治痹症有瘀者。其基础方是桃红四物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者,所以同样可以治疗其他出血证,在该方中加入红花、桃仁得身痛逐瘀汤,即可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
2、痹症的治疗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至宋代医家的疗法一般为:在祛风除湿法的基础上,加入活血祛瘀药。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收录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为建立活血化瘀通络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元代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收录的趁痛散,其主要功效为散瘀通络,行痹止痛,治疗寒湿相搏,行步少力,筋脉拘急,更针对痛风以及关节疼痛,因此被多数近现代医家认为桃红四物汤源自此。同时此方与王清任身痛逐瘀汤对比,将该方中的乳香去除,加入川芎、秦艽即得身痛逐瘀汤,三种组方成分区别不大,均为活血止痛方,但有着不同作用机制与侧重点。王清任在古代先贤活血化瘀、养血活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拓展创新,明确了痹症的主要病因是产生瘀血,提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主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秦艽3g~4g,川芎6~8g,桃仁10g~12g,红花10g~12g,甘草6g~8g,羌活3g~4g,没药6g~8g,当归10g~12g,灵脂6g~8g,香附3g~4g,牛膝10g~12g,地龙6g~8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浸泡时间为50min~120min,加水倍量为7~9倍纯化水,煎煮提取1~3次,每次25min~35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主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秦艽3g~4g,川芎6~8g,桃仁10g~12g,红花10g~12g,甘草6g~8g,羌活3g~4g,没药6g~8g,当归10g~12g,灵脂6g~8g,香附3g~4g,牛膝10g~12g,地龙6g~8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浸泡时间为50min~120min,加水倍量为7~9倍纯化水,煎煮提取1~3次,每次25min~35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身痛逐瘀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浸泡时间为50min,加水倍量为7倍纯化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痛逐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冠君,林蓉,杨广德,李婉璐,李蕴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