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700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按照续期调配树脂溶液并记录树脂溶液的浓度并导入胶槽内;在胶槽上连接过滤组件和补液组件;启动过滤组件带动树脂溶液循环过滤;通过生产组件制备复合材料;胶槽内的检测组件检测树脂溶液的状态,并传递信号给补液组件;当树脂溶液状态的波动超出限定值时,通过补液组件向胶槽内补充液体,维持树脂溶液的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程度高,可控制增强材料的工艺浸渍距离,也可控制树脂溶液的混合浓度比例,同时可对胶液进行循环流动过滤确保各部分胶液浓度相同,提高复合材料生产效率和复合材料的成型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增强材料与树脂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湿法工艺是复合材料的一种常见加工方法,此工艺方法为采用增强材料浸渍到低粘度树脂溶液(树脂+溶剂混合)中,让低粘度树脂溶液自行渗透进增强材料中,后将多余树脂溶液挤压去除,即保留定量的树脂溶液;最后将增强材料中树脂溶液进行烘干处理,即将溶剂去除保留树脂。湿法工艺中复合材料的浸渍效果主要由增强材料在树脂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控制,当生产速度确定后,复合材料的浸渍效果主要由增强材料在树脂溶液中浸渍距离决定。因此生产过程中增强材料在树脂溶液中的浸渍距离液也为重要。

2、现有的湿法工艺中复合材料的浸树脂含量是由树脂溶液的中树脂与溶剂的混合浓度比例决定。而在使用过程中因溶剂极易挥发,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树脂溶液因溶剂挥发树脂与溶剂的混合浓度比(比重,也可由密度表示)增大,每平方复合材料中内树脂比重增大,生产复合材料的树脂含量同等上升。因此生产过程中树脂与溶剂的混合浓度比(比重,也可由密度表示)极为重要。现有工艺的处理方法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胶槽(1)底端的过滤管路(8),所述过滤管路(8)连通有混胶器(10),所述树脂溶液(2)经过所述混胶器(10)后通过回液管路(21)返回所述胶槽(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组件包括独立设置的树脂罐(12)和溶剂罐(16),所述树脂罐(12)通过树脂管路(19)与所述混胶器(10)连通,所述溶剂罐(16)通过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胶槽(1)底端的过滤管路(8),所述过滤管路(8)连通有混胶器(10),所述树脂溶液(2)经过所述混胶器(10)后通过回液管路(21)返回所述胶槽(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组件包括独立设置的树脂罐(12)和溶剂罐(16),所述树脂罐(12)通过树脂管路(19)与所述混胶器(10)连通,所述溶剂罐(16)通过溶剂管路(20)与所述混胶器(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器(1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21)连通,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口a和进口b,所述进口b与所述溶剂管路(20)连通,所述进口a分别与所述过滤管路(8)和所述树脂管路(1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湿法工艺浸渍距离与溶液浓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管路(19)上设置有树脂计量泵(11),所述溶剂管路(20)上设置有溶剂计量泵(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钊侯焕斌杨坤姜元虎王均强李艳菊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