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移液的液体温度控制,尤其是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
技术介绍
1、作为超声移液过程中装载离散流体的装置,源流体池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超声移液系统实现微量液体的阵列化操作至关重要。目前,源流体池结构的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大多数源流体池均具有低样品体积处理能力、小型化和高通量化等优势,但在液体转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特别是涉及到对温度敏感的液体以及生物活性材料。这种温敏特性使得在液体转移过程中必须对源流体池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以满足液体及生物活性材料在快速、高效转移过程中对温度条件的特定需求。例如生物3d打印过程中常用到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简称gelma),该溶液具有温敏性,低温(室温或冰箱冷藏避光保存时)形成可逆的物理凝胶,加热(通常30℃-40℃)即可恢复液体状态。除此之外,超声移液技术在细胞3d培养、组织工程、生物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相关领域中大多涉及到一些生物大分子、细胞等活性物质的转移,这些活性物质均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维持其活性,但现有的源流体池无法为含有这些活性物质的液体提供适宜的温度,从而难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流体池主体结构和外部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源流体池主体结构(1)为双层嵌套结构,由装载待转移液体的内层多孔板(2)和用于水浴加热的长方体外壳(3)组成,所述内层多孔板(2)内部设置有行列排布的微孔;所述长方体外壳(3)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口(4)和出液口(5),所述外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源流体池主体结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循环液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驱动液体循环流动的蠕动泵(8)、用于加热循环液体的加热器(12)和用于连通以上各部分的导热水管(7),通过导热水管(7)使外部温度控制系统与源流体池的进液口(4)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流体池主体结构和外部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源流体池主体结构(1)为双层嵌套结构,由装载待转移液体的内层多孔板(2)和用于水浴加热的长方体外壳(3)组成,所述内层多孔板(2)内部设置有行列排布的微孔;所述长方体外壳(3)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口(4)和出液口(5),所述外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源流体池主体结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循环液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驱动液体循环流动的蠕动泵(8)、用于加热循环液体的加热器(12)和用于连通以上各部分的导热水管(7),通过导热水管(7)使外部温度控制系统与源流体池的进液口(4)和出液口(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2)包括加热体(13)、温度控制显示装置(14)、缺水报警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加热箱(18)和加热箱盖板(19),所述加热箱盖板(19)上设有注液口(17),所述加热箱盖板(19)固定在加热箱(18)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加热箱(18)内设有加热体(13)、缺水报警器(1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6),所述加热箱(18)侧壁上设有加热箱出液口(21)和加热箱进液口(22),所述加热箱盖板(19)外侧设有温度控制显示装置(14),该温度控制显示装置(14)与加热体(13)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盖板(19)上设有排气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源流体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多孔板(2)的外沿和长方体外壳(3)顶部的边沿均设计为台阶结构,二者的台阶结构尺寸相匹配,使长方体外壳对内部多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霞,李丝语,张珈璐,郭庆,栗大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