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涉及萜烯类挥发物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茶树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长易遭受环境威胁的影响。茶树喜湿怕旱,近年来,干旱气候频发,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给我国茶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茶树干旱应对机制的解析及茶园绿色防控手段的建立亟待解决。
2、目前,有研究表明,当遭受虫、冷害等胁迫时,茶树间通过化学通讯物质-挥发物进行“交流”,茶树间的“交流”使邻近健康茶树提前启动逆境防御机制,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威胁。但是挥发物能否参与干旱胁迫下茶树防御过程和具体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旱影响植物生长的问题,提供萜烯类挥发物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萜烯类挥发物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3、优选地,所述萜烯类挥发物为d-薄荷醇、香茅醇或橙花醇中的一种。
4、优选地,所述萜烯类挥发物的工作浓度为10-2mm-10-6mm。
5、优选地,所述植物为拟南芥或茶树。
6、优选地,将d-薄荷醇应用在茶树抗旱中,应用方法为:使用工作浓度为1×10-2mm~1×10-6mm的d-薄荷醇处理茶树的叶片和根部,可以提高茶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
7、进一步优选,对茶树的叶片d-薄荷醇处理10h以后,在15%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对茶树根部干旱处理30h,d-薄荷醇处理能提高
8、进一步优选,在茶树的根部添加d-薄荷醇处理以后,在15%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处理14天,d-薄荷醇处理能提高茶树叶片含水率,减少叶片受到干旱的损失,同时保护茶树的根系活力。
9、更进一步优选,在茶树的根部添加d-薄荷醇处理以后,在20%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处理14天,处理结束后茶树转移至正常水培环境中继续恢复培养14天,d-薄荷醇处理后的茶树可以在恢复期长出新苗
10、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萜烯类挥发物(d-薄荷醇、香茅醇或橙花醇)处理拟南芥,能介导拟南芥干旱响应,减轻干旱胁迫对拟南芥的生长抑制,增加干旱环境下拟南芥的根长和地上部分重量。
12、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d-薄荷醇(工作浓度为1×10-2mm~1×10-6mm)暴露茶树地上部分后,可以促进响应干旱胁迫基因的上调表达,提高茶树叶片aba含量,促进茶树叶片气孔闭合,可溶性糖、脯氨酸、蔗糖等抗旱物质合成,减少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干旱环境下茶树地上部分叶片的含水率和减少叶片受损,维持茶树在干旱胁迫下细胞稳态和生理功能。
13、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d-薄荷醇(工作浓度为1×10-2mm~1×10-6mm)处理茶树地下部分后,能保护茶树在干旱下根部的生长活力,主要表现为在干旱胁迫对茶树主根和侧根生长的保护,以此增强茶树的耐旱性,并在干旱结束后促进茶树恢复生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萜烯类挥发物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类挥发物为D-薄荷醇、香茅醇或橙花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类挥发物的工作浓度为10-2mM-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或茶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D-薄荷醇应用在茶树抗旱中,应用方法为:使用工作浓度为1×10-2mM~1×10-6mM的D-薄荷醇处理茶树的叶片和根部,可以提高茶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茶树的叶片D-薄荷醇处理10h以后,在15%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对茶树根部干旱处理30h,D-薄荷醇处理能提高茶树叶片干旱下含水率,减少叶片的损伤,增强茶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茶树的根部添加D-薄荷醇处理以后,在15%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处理14天,D-薄荷醇处理能提高茶树叶片含水率,减少叶片受到干旱的损失,同时保护茶树的根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茶树的根部添加D-薄荷醇处理以后,在20%PEG模拟的干旱环境中处理14天,处理结束后茶树转移至正常水培环境中继续恢复培养14天,D-薄荷醇处理后的茶树可以在恢复期长出新苗。
...【技术特征摘要】
1.萜烯类挥发物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类挥发物为d-薄荷醇、香茅醇或橙花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类挥发物的工作浓度为10-2mm-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或茶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d-薄荷醇应用在茶树抗旱中,应用方法为:使用工作浓度为1×10-2mm~1×10-6mm的d-薄荷醇处理茶树的叶片和根部,可以提高茶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茶树的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传奎,罗正伟,刘源涛,胡燕,王丽莎,崔继来,陆梦倩,靳洁阳,赵明月,谢翠玲,张萨萨,魏臣茹,王凯,陈宇珊,赵馨语,吴冰雁,穆宇,王悦悦,朱清华,张沥元,王军,李波,罗兰心,宋亚玲,姜浩,王强,高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