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类设备,尤其涉及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
技术介绍
1、骨伤物理康复治疗是指对骨伤进行康复的过程,以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骨伤可以包括骨折、骨裂、骨挫伤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按摩治疗、手法整复和/或手术治疗。康复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康复措施,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物理疗法、手法整复、手法按摩、步态训练、辅助器具使用和日常生活自理训练等。康复的时间因伤情和个体差异而不同,需要与专业医疗团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监测康复过程。骨伤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并按照医疗团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2、现有该领域中在骨伤的治疗或康复的过程中目前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手法去操作,或仅有局部的简单设备去帮助完成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这种传统的手法需要多人配合完成,费力费时,效率低,影响医生治疗效果,影响患者更好的康复与治疗,因此,提出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手法需要多人配合完成,费力费时,效率低,影响医生治疗效果,影响患者更好的康复与治疗的问题,而提出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提供各种手法操作的体位姿势,有利于医师手法操作,节省人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部转动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外部固定连接有头背肩底座,所述头背肩底座外部转动连接有腰部扭转底座,所述头
4、所述腰部扭转底座外部设置有下肢牵引拉伸机构,所述下肢牵引拉伸机构包括设置在腰部扭转底座外部的下肢牵拉杆,所述下肢牵拉杆外部设置有脚部调节机构,所述脚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下肢牵拉杆外部的脚部调节架;
5、其中,底座外部设置有控制操作面板,底座下面设置有移动脚轮,腰部扭转底座可向左、或向右旋转四十五度。
6、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7、所述底座外部设置有全身翻转机构,所述全身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外部的辅助杆,所述底座与辅助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外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推杆,所述辅助推杆与辅助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外部转动连接有翻转主推杆,所述翻转主推杆远离底座的一侧与床体之间转动连接;
8、其中,在床体转动到一定角度后,辅助推杆与辅助杆不再辅助作用转动,翻转主推杆即可独立进行推动。
9、所述头颈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的头颈部牵引带,外部的限位通孔;
10、其中,在仰卧位时放置用于头部限位通孔的软垫。
11、所述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外部的第一肩部调节块,所述第一肩部调节块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肩部调节块,所述第二肩部调节块内部滑动连接有肩部调节底座,所述肩部调节底座外部固定连接有腋下拉伸限位柱,所述腋下拉伸限位柱外部滑动连接有肩部紧固带调节件,所述肩部紧固带调节件外部固定连接有肩部紧固带,所述头背肩底座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气囊;
12、其中,肩部调节底座外部设置有用于对肩部调节底座固定进行解锁的解锁手柄。
13、所述腰部扭转底座与下肢牵拉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肢牵拉杆与脚部调节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脚部调节架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脚部调节架的紧固旋钮,所述下肢牵拉杆外部设置有用于配合紧固旋钮进行固定的凹槽。
14、所述脚部调节架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脚部的第一脚部紧固带与第二脚部紧固带;
15、其中,升降架与下肢牵拉杆配合时,使仰卧位时牵拉髋关节,俯卧位时牵拉腰椎及椎间盘,并提供腰部及下肢肢体按摩姿势体位。
16、所述腰部扭转底座外部对称转动连接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外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防护栏不动的解锁扣手。
17、所述腰部扭转底座设置有腰部升降调节机构,所述腰部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腰部扭转底座外部的腰部升降平台,所述腰部扭转底座外部设置有腰部紧固带;
18、其中腰部升降平台在仰卧位时顶腰,俯卧位时顶腹,腰部升降调节机构或脚部调节机构与下肢牵引拉伸机构配合可形成仰卧位时牵拉髋关节及下肢,俯卧位时牵拉腰椎及椎间盘和下肢的姿势体位。
19、所述床体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辅助轮,所述转动辅助轮与腰部扭转底座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床体外部设置有限位开关。
2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技术中,单个设备增设有头颈部调节机构、肩部调节机构、下肢牵引拉伸机构等多个部位的康复机构,具有独特,实用,综合全面,新颖等显著的提升效果,能让使用者大大节省时间,以及有更好的使用操作体验,帮助患者及医生更好的实行康复治疗,从而更能被使用者接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床体(2),所述床体(2)外部固定连接有头背肩底座(8),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转动连接有腰部扭转底座(4),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设置有头颈部调节机构,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设置有肩部调节机构,所述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8)外部的肩部紧固带(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部设置有全身翻转机构,所述全身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外部的辅助杆(26),所述底座(1)与辅助杆(2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推杆(27),所述辅助推杆(27)与辅助杆(2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翻转主推杆(28),所述翻转主推杆(28)远离底座(1)的一侧与床体(2)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8)的头颈部牵引带(9),外部的限位通孔(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扭转底座(4)与下肢牵拉杆(2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肢牵拉杆(25)与脚部调节架(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脚部调节架(3)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脚部调节架(3)的紧固旋钮(24),所述下肢牵拉杆(25)外部设置有用于配合紧固旋钮(24)进行固定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调节架(3)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0),所述升降架(20)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外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脚部的第一脚部紧固带(22)与第二脚部紧固带(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扭转底座(4)外部对称转动连接有防护栏(5),所述防护栏(5)外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防护栏(5)不动的解锁扣手(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扭转底座(4)设置有腰部升降调节机构,所述腰部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腰部扭转底座(4)外部的腰部升降平台(17),所述腰部扭转底座(4)外部设置有腰部紧固带(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辅助轮(18),所述转动辅助轮(18)与腰部扭转底座(4)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床体(2)外部设置有限位开关(19)。
...【技术特征摘要】
1.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床体(2),所述床体(2)外部固定连接有头背肩底座(8),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转动连接有腰部扭转底座(4),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设置有头颈部调节机构,所述头背肩底座(8)外部设置有肩部调节机构,所述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8)外部的肩部紧固带(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部设置有全身翻转机构,所述全身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外部的辅助杆(26),所述底座(1)与辅助杆(2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推杆(27),所述辅助推杆(27)与辅助杆(2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外部转动连接有翻转主推杆(28),所述翻转主推杆(28)远离底座(1)的一侧与床体(2)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8)的头颈部牵引带(9),外部的限位通孔(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骨伤物理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头背肩底座(8)外部的第一肩部调节块(11),所述第一肩部调节块(1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肩部调节块(12),所述第二肩部调节块(12)内部滑动连接有肩部调节底座(13),所述肩部调节底座(13)外部固定连接有腋下拉伸限位柱(14),所述腋下拉伸限位柱(14)外部滑动连接有肩部紧固带调节件(16),所述肩部紧固带调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龟寿堂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