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汇流片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及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快充技术的发展,对单体电池的过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圆柱电池常使用全极耳技术来提高电池过流能力,进而实现设备的快充。电池制作过程中,先把正负极极片的极耳模切,再进行卷绕,卷绕时,边卷绕边预折弯极耳,卷绕结束后分段拍平极耳,焊接汇流片,最后焊接壳盖以形成电池。
2、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拍平极耳后,极耳之间接触紧密,因此导致极耳下方的芯包中部注液以及下液相对困难,使得芯包中间出现浸润不充分的情况,而且循环过程中芯包内部产生的气体很难及时排出,导致整体循环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及圆柱电池,能够利用汇流片和极耳之间的间隙形成电解液以及气体的通道,保证芯包下液和排气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包括上汇流片和下汇流片,下汇流片的底部具有向外
...【技术保护点】
1.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汇流片(1)和下汇流片(2),所述下汇流片(2)的底部具有向外下方倾斜延伸、且用于插接于芯包(3)的极耳(31)内的斜插片(24),所述斜插片(24)沿所述下汇流片(2)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上汇流片(1)连接于所述下汇流片(2)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汇流片(2)上下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汇流片(2)包括第一下环板(21)、第二下环板(22)以及若干个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二下环板(22)套设于所述第一下环板(2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下环板(21)通过所述第一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汇流片(1)和下汇流片(2),所述下汇流片(2)的底部具有向外下方倾斜延伸、且用于插接于芯包(3)的极耳(31)内的斜插片(24),所述斜插片(24)沿所述下汇流片(2)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上汇流片(1)连接于所述下汇流片(2)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汇流片(2)上下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汇流片(2)包括第一下环板(21)、第二下环板(22)以及若干个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二下环板(22)套设于所述第一下环板(2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下环板(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23)相连,所述斜插片(24)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环板(21)的外周、且向外下方倾斜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汇流片(1)包括第一上环板(11)、第二上环板(12)以及若干个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上环板(12)套设于所述第一上环板(1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上环板(1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13)相连,所述第一上环板(11)的外周设有与所述斜插片(24)上下对应的水平片(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环板(21)与所述第二下环板(2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三下环板(25),所述第三下环板(25)与所述第一下环板(21)以及所述第二下环板(2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23)相连,所述第三下环板(25)的外周也设有所述斜插片(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王立仕,丁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纳微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