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捕虫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
技术介绍
1、榆绿毛萤叶甲是榆树上一种重要的害虫,是城市园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黑龙江省各城市园林普遍发生,造成整个树冠枯黄,严重影响城市景观。榆绿毛萤叶甲的幼虫有在榆树干、枝及裂缝处群集一起化蛹的习性,在树干上看到密密麻麻犹如黄黑色的“虫堆”。其成虫在遇到危险时还能分泌一种气味非常难闻的黄色液体。近年来该虫严重危害榆树的生长,大量成虫聚集在居民窗户、屋檐等地,甚至进入居民家中,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对榆绿毛萤叶甲成虫实现防治捕捉的装置。
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包括捕捉器主体,所述捕捉器主体整体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捕捉器主体包括上盖和主体下部,所述上盖与主体下部通过至少两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捉器主体(1),所述捕捉器主体(1)整体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捕捉器主体(1)包括上盖和主体下部(102),所述上盖与主体下部(102)通过至少两个主体连接杆(101)连接,所述上盖的下方中心处设有黑光灯(2),所述主体下部(102)内设有接虫漏斗(8),所述接虫漏斗(8)包括接虫曲壁部(801)和接虫曲壁部(801)下方开口处的第一导虫部(802),所述接虫曲壁部(801)与第一导虫部(802)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捉器主体(1),所述捕捉器主体(1)整体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捕捉器主体(1)包括上盖和主体下部(102),所述上盖与主体下部(102)通过至少两个主体连接杆(101)连接,所述上盖的下方中心处设有黑光灯(2),所述主体下部(102)内设有接虫漏斗(8),所述接虫漏斗(8)包括接虫曲壁部(801)和接虫曲壁部(801)下方开口处的第一导虫部(802),所述接虫曲壁部(801)与第一导虫部(802)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漏斗(8)的上侧外沿上设有连接螺纹(803),用于与主体下部(102)的内壁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剂放置盒(7)的上端与诱虫剂放置盒盒盖(60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黑光灯顶座(201),所述黑光灯(2)可拆卸的设置在黑光灯顶座(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于榆绿毛萤叶甲的防治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跑漏斗(9),所述防跑漏斗(9)的上端与第一导虫部(802)可拆卸连接,防跑漏斗(9)的下端与捕虫袋(4)连接,所述防跑漏斗(9)包括防跑漏斗部(901)和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王琪,马晓乾,遇文婧,宋小双,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