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及换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66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及换热方法,包括本体,其设置若干冷凝管,冷凝管包括弯折部和出液管,还包括抽液机构,其包括设置于与所述出液管相邻的所述弯折部上的蓄水仓,所述蓄水仓上与所述出液管之间固定连通有抽液管,所述蓄水仓上设置有隔板。具体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在本体对冷凝管进行冷却时,冷凝管中会出现气体和冷凝液共存的情况,而后冷凝液随着出液管出液沿蜿蜒的冷凝管流动至弯折部上的蓄水仓内被滞留,以使后续的管道的气含量增加,随后抽液管抽吸,使出液管出液时会抽吸蓄水仓内的冷凝液,减少冷凝液在冷凝管内留存的时间,以增加效果,节省冷却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及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1、冷凝器,是制冷机组的组件之一,主要是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以使气体冷凝为液体后能通过节流进行制冷作用。

2、根据专利号cn113375371a,公开(公告)日:2021-09-10,公开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新式冷凝器,涉及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包括冷凝器主体,冷凝器主体包括板换、“y”字形翅片;两横向通道的一端均设置有分流管,分流管之间通过设置于板换内部的导流孔实现流通交互,冷却液循环管道的一横向通道外端部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另一横向通道外端部设置有冷凝液出液口;制冷剂循环通道和冷却液循环管道内相邻上下板换之间的横向通道间隔环绕的方式焊接有封闭环,且制冷剂循环通道和冷却液循环管道的封闭环为交错布置。本专利技术冷凝面为垂直面,大大地减少了冷媒循环需要量,传温更均匀,冷凝速度更快,冷凝效果能得到极大提高;大大提高了制冷剂和冷却液的接触换热面积,提高了冷凝效率。

3、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冷凝器内会设置蜿蜒的排管,制冷气体在排管接触外界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包括本体(1),其设置若干冷凝管(3),冷凝管(3)包括弯折部(34)和出液管(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液机构(4),其包括设置于与所述出液管(32)相邻的所述弯折部(34)上的蓄水仓(41),所述蓄水仓(41)上与所述出液管(32)之间固定连通有抽液管(43),所述蓄水仓(41)上设置有隔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内设置有束流罩(44),所述抽液管(43)倾斜设置于所述出液管(32)内,并朝向所述束流罩(44)上设置的小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包括本体(1),其设置若干冷凝管(3),冷凝管(3)包括弯折部(34)和出液管(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液机构(4),其包括设置于与所述出液管(32)相邻的所述弯折部(34)上的蓄水仓(41),所述蓄水仓(41)上与所述出液管(32)之间固定连通有抽液管(43),所述蓄水仓(41)上设置有隔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内设置有束流罩(44),所述抽液管(43)倾斜设置于所述出液管(32)内,并朝向所述束流罩(44)上设置的小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3)包括设置于弯折部(34)两侧的倾斜管(31)和水平管(30),所述倾斜管(31)低位与所述蓄水仓(41)固定连通,所述水平管(30)远离所述出液管(32)的一侧呈线性阵列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43)随所述冷凝管(3)内气压变化而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机构,其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光明张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盛达制冷铜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