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63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6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包括上箱和下箱,上箱内设有上真空腔室,上真空腔室的下方设有柔性压板,柔性压板下端设有多组扁带,下箱内设有加热承载平台,下箱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于两扁带之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一端与下箱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转动中心处设有扭簧,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设有推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采用柔性压板上设有多组与电池组件形状配合的框形扁带,起到在电池组件边缘支撑柔性压板,对柔性压板的压力过渡缓冲,解决因边缘与内部差异导致的撕裂、空鼓、压力过大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地拓展。特别是具有持续、稳定、绿色能源的光伏发电也必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快速发展。目前太阳能发电仍然以晶硅电池组件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太阳能电池组件越来越得到普及,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作为电池组件生产的不可替代的关键设备层压机的生产规模化、高效化、便捷化越来越得到市场的关注和要求。

2、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固化一般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的工艺进程。第一个是抽真空阶段,该阶段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真空设备将组件所在的腔室进行整体真空处理,从而达到组件内部各个材料之间形成真空状态,以便于后端组件固化时各个材料之间粘贴一致、牢固、无漏胶、空鼓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良缺陷;第二个是固化阶段,该阶段是通过在高温状态下将已经进行真空处理的组件进行加压固化,也就是组件在真空状态下通过上部安装的柔性压板(一般为胶板或其他柔性结构)对组件进行整体压合粘接固化,通过该工艺段实现组件最终的粘接固化,完成封装过程,因为该过程基本不可逆,也基本无法实现顺利返修,因此封装固化直接决定着组件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益。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组件封装材料和尺寸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具有良好优势的双玻组件目前已经成为主要产品,随着其材料和尺寸的变化,为满足大规模高质量的封装,其封装工艺也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封装设备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功能调整。首先,因组件采用背板玻璃代替原有的背板材料,而背板玻璃的厚度要远大于原有背板厚度,因此整体组件的厚度有一定的变化;其次,因背板玻璃及相应粘接封装材料的变化,其整体组件的背板刚性要比原有背板强,导致组件在封装固化时存在背板玻璃将组件粘接材料撕裂、空洞等不良现象的产生。综上所述,在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时为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必须满足解决由此带来的封装问题。

3、为了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特别是双玻组件)封装固化要求,首先因为采用玻璃背板替代原有背板的模式,因玻璃厚度远大于背板厚度,造成组件整体厚度变高,对封装设备层压空间有了更高的需要,同时因在封装固化时,通过组件腔室的上部安装的固化胶板与下部加热平台(高温状态)在一定的气体压力下对组件进行整体压合,最终实现组件的封装固化,但存在组件的厚度原因,胶板在对组件压合过程中因组件内部与边缘(特别是四角)的差异化,导致组件周边压力过大,将组件粘接材料过度挤压出组件,形成中间组件中间厚,四周薄的差异缺陷;其次,在完成封装固化后,因组件存在中间与周边厚度差异、玻璃本身刚性差异、热胀冷缩变形差异等不同,造成组件在完成固化去除压力组件自由伸展后,上层玻璃变形伸展,将组件边缘(特别是四角)撕裂、空鼓等不能满足要求的缺陷存在,最终不能实现组件的封装作业。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基本全部采用专人在组件进行封装固化前,逐一在每块组件边缘放置一个四周边框来进行固化时固化胶板的压力过渡缓冲,解决因边缘与内部差异导致的撕裂、空鼓、压力过大等不良现象。但因该边框模具主要需要人工按照组件数量逐一放置,且也需要在封装完成后人工逐一取回,不仅边框模具需要数量庞大,而且增加了人员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边框模具需要人工按照组件数量逐一放置,且也需要在封装完成后人工逐一取回,不仅边框模具需要数量庞大,而且增加了人员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包括上箱和下箱,所述上箱上设有驱动上箱靠近或远离下箱的升降机构,所述上箱内设有上真空腔室,所述上真空腔室的下方设有柔性压板,所述柔性压板下端间隔设有多组与电池组件形状配合的框形扁带,所述下箱内设有加热承载平台,所述加热承载平台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穿设有耐高温玻璃布,所述加热承载平台上竖直设有多个风孔,所述下箱内设有与多个所述风孔连通的真空主管,所述真空主管通过管道与真空阀以及真空泵站连接,所述下箱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两扁带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一端沿竖直方向与下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转动中心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设有推杆,所述下箱外侧设有带动推杆推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沿转动中心转动的气缸。

3、耐高温玻璃布用于将待层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至层压机的加热承载平台上;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上盖靠近或远离下盖;上箱与下箱配合时,柔性压板与加热承载平台配合,形成下真空腔室;层压机对电池组件进行抽真空排气作业,当按照设定抽真空工艺时间完成后,柔性压板将在上真空腔室内部气压变化后对电池组件进行向下压合,并最终使电池组件各个组成材料完全牢固的粘接在一起,实现封装固化要求;柔性压板下端的扁带,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摆放的边框模具效果相同,其材料具有耐温、耐压等特点,当需要层压固化时,起到在电池组件边缘支撑柔性压板,对柔性压板的压力过渡缓冲,解决因边缘与内部差异导致的撕裂、空鼓、压力过大等不良现象,实现替代电池组件边框模具的目的,其不再需要人工另外准备、铺设、运输、收回等工作,有效的节约人力资源和量化的促进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发展。

4、由于耐高温玻璃布将电池组件输送至层压机内时,电池组件与扁带位置略有偏差,通过多组调节组件相互配合,将设于加热承载平台上的各电池组件位置校正,使个电池组件位置与扁带位置对应。具体的,采用气缸带动推杆伸出,推杆挤压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沿转动中心转动,带动l形校正块的一端逐渐靠近电池组件,气缸完全伸出时,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保持平行,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间距等于电池组件的宽度,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将电池组件位置校正,与扁带位置对应。气缸带动推杆收缩,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扭簧的作用下远离电池组件,避免影响扁带位置下降。

5、进一步,为了方便更换柔性压板,以更换不同规格的扁带,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组件,所述柔性压板周边设有一圈边框法兰,所述上箱内壁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边框法兰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边框法兰上设有与上箱侧壁配合的固定螺栓。

6、进一步,为了使电池组件平滑的进入到加热承载平台上,所述下箱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与耐高温玻璃布配合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高度与加热承载平台上表面高度相同。

7、进一步,为了准确校正电池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设有l形校正块。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采用柔性压板上设有多组与电池组件形状配合的框形扁带,起到在电池组件边缘支撑柔性压板,对柔性压板的压力过渡缓冲,解决因边缘与内部差异导致的撕裂、空鼓、压力过大等不良现象,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1)和下箱(2),所述上箱(1)上设有驱动上箱(1)靠近或远离下箱(2)的升降机构,所述上箱(1)内设有上真空腔室(3),所述上真空腔室(3)的下方设有柔性压板(4),所述柔性压板(4)下端间隔设有多组与电池组件(11)形状配合的框形扁带(401),所述下箱(2)内设有加热承载平台(5),所述加热承载平台(5)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穿设有耐高温玻璃布(6),所述加热承载平台(5)上竖直设有多个风孔(501),所述下箱(2)内设有与多个所述风孔(501)连通的真空主管(201),所述真空主管(201)通过管道与真空阀以及真空泵站连接,所述下箱(2)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两扁带(401)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一端沿竖直方向与下箱(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转动中心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之间设有推杆(9),所述下箱(2)外侧设有带动推杆(9)推动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沿转动中心转动的气缸(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板(4)周边设有一圈边框法兰(402),所述上箱(1)内壁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边框法兰(402)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边框法兰(402)上设有与上箱(1)侧壁配合的固定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2)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与耐高温玻璃布(6)配合的进料口(202)和出料口(203),所述进料口(202)和出料口(203)高度与加热承载平台(5)上表面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设有L形校正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免铺设封装模具层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1)和下箱(2),所述上箱(1)上设有驱动上箱(1)靠近或远离下箱(2)的升降机构,所述上箱(1)内设有上真空腔室(3),所述上真空腔室(3)的下方设有柔性压板(4),所述柔性压板(4)下端间隔设有多组与电池组件(11)形状配合的框形扁带(401),所述下箱(2)内设有加热承载平台(5),所述加热承载平台(5)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穿设有耐高温玻璃布(6),所述加热承载平台(5)上竖直设有多个风孔(501),所述下箱(2)内设有与多个所述风孔(501)连通的真空主管(201),所述真空主管(201)通过管道与真空阀以及真空泵站连接,所述下箱(2)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两扁带(401)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一端沿竖直方向与下箱(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春吴建钊张俊昌翟继礼武帅杜小兵李贺全邓秀辉张友满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智晟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