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建筑固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量大于20亿吨;每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日常生活垃圾的10倍左右。如此大量的建筑固废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而且已经引起环境和社会问题。对建筑固废循环再利用被认为是解决废固问题的最有效措施,而再生水泥净浆粉是通过对建筑固废处理得到的一种新型、环保和经济的可良好代替水泥或粉煤灰的建筑材料,可作为掺合料来取代部分水泥(或粉煤灰)生产再生混凝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对象之一。木丝水泥板是以水泥为粘结原料,与木丝粘结成的复合板材,该板材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性,具有低碳、节能等优良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同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将再生混凝土、木丝水泥板应用于叠合楼板装配式建筑,对建筑废物的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及现场成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底板钢筋网片、交叉桁架钢筋、木丝水泥板、现浇层钢筋网片和再生混凝土现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再生混凝土现浇层均利用再生水泥净浆粉作掺合料,掺和水、石子、水泥、砂制得再生混凝土,其中,在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中再生水泥净浆粉以10%-20%的质量百分比来取代部分水泥,在再生混凝土现浇层中再生水泥净浆粉以5%-15%的质量百分比来取代部分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木丝水泥板与预制再生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底板钢筋网片、交叉桁架钢筋、木丝水泥板、现浇层钢筋网片和再生混凝土现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再生混凝土现浇层均利用再生水泥净浆粉作掺合料,掺和水、石子、水泥、砂制得再生混凝土,其中,在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中再生水泥净浆粉以10%-20%的质量百分比来取代部分水泥,在再生混凝土现浇层中再生水泥净浆粉以5%-15%的质量百分比来取代部分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木丝水泥板与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再生混凝土现浇层的接触面均呈波纹形和/或锯齿形,预制再生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与木丝水泥板下表面的形状相互咬合,再生混凝土现浇层与木丝水泥板的上表面形状相互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钢筋网片、现浇层钢筋网片是由纵横交错的钢筋焊接或编织而成,钢筋网片横向钢筋与钢筋网片纵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里,王飞彩,杨伟,夏志皓,张存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