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框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框架是指构成建筑物骨架结构的主要支撑体系,通常由柱、梁、横梁和框架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建筑的基本骨架,为建筑物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2、现有建筑框架的柱、梁、横梁和框架等元素之间的相互连接,通常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等方式进行对接连接,立柱与横梁对接处的加强,通常是增加支撑杆,将支撑杆倾斜焊接在立柱和横梁之间,以此来达到加固建筑框架支撑结构的目的,但是现有操作方式较为简陋,焊接等加固形式,加固部件之间的联系较弱,支撑强化的性能较差。
3、因此,现在研发了一种能够对建筑框架的立柱和横梁相接处进行支撑强化,提高立柱和横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的建筑框架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操作方式较为简陋,焊接等加固形式,加固部件之间的联系较弱,支撑强化的性能较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建筑框架的立柱和横梁相接处进行支撑强化,提高立柱和横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的建筑框架支撑装置。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框架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柱(1)、第一调节杆(2)、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4)、第二调节杆(5)、第三限位板(6)、第一伸缩组件(7)和增强机构(8),所述支撑柱(1)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杆(2),所述第一调节杆(2)上均螺纹式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上均螺纹式所述第二调节杆(5),所述第二调节杆(5)左部均螺纹式连接有所述第二限位板(4),所述支撑柱(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三限位板(6),所述支撑柱(1)中部前后两侧均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框架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柱(1)、第一调节杆(2)、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4)、第二调节杆(5)、第三限位板(6)、第一伸缩组件(7)和增强机构(8),所述支撑柱(1)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杆(2),所述第一调节杆(2)上均螺纹式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上均螺纹式所述第二调节杆(5),所述第二调节杆(5)左部均螺纹式连接有所述第二限位板(4),所述支撑柱(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三限位板(6),所述支撑柱(1)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增强支撑稳定性的所述增强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增强机构(8)包括有连接件(81)、转动件(82)和多级伸缩杆(83),所述支撑柱(1)中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连接件(81),所述连接件(81)左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转动件(82),所述转动件(82)左侧均连接有所述多级伸缩杆(83),所述多级伸缩杆(83)伸缩端与建筑框架的立柱进行连接,通过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吴超,刘若晴,游瑶,王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