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7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涉及蓝碳生态技术领域,包括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和设在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配重底板,所述配重底板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插柱,所述插柱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长型柱,所述配重底板和插柱上均开设有安装口。本申请通过锥体等的配合作用下,通过向下按压按压板,按压板向下移动从而会带动长型柱和凸轮也跟着向下移动,凸轮向下移动的同时会驱动两侧的两个滑动块和两个锥体相互远离,两个锥体相互远离从而可以插入地下的土里,进而可以提高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的固定效果,且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蓝碳生态,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1、世界上的海洋生物能够固定碳总量的55%,海洋的蓝色碳汇特别是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部分埋在海洋沉积物里的碳,这就是蓝碳。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67707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包括支撑板、漂浮收集机构、能源收集机构与照明机构,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漂浮收集机构。

3、上述专利中的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该设备虽然通过增重块和定位锥的配合从而可以对该设备进行固定安装,但是由于海洋内的泥土本身是比较松软的,且该设备在长时间的经过大风进行冲击,虽然设置了增重块但是还是无法保证该设备不会出现晃动甚至倾倒的现象,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由于海洋内的泥土本身是比较松软的,且该设备在长时间的经过大风进行冲击,虽然设置了增重块但是还是无法保证该设备不会出现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包括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1)和设在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1)上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配重底板(3),所述配重底板(3)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插柱(4),所述插柱(4)内设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螺栓(12),所述按压板(8)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1),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2)分别螺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孔(11)内,且两个第一螺栓(12)的底部一端均与配重底板(3)的顶部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包括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1)和设在蓝碳生态修复设备本体(1)上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配重底板(3),所述配重底板(3)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插柱(4),所述插柱(4)内设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螺栓(12),所述按压板(8)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1),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2)分别螺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孔(11)内,且两个第一螺栓(12)的底部一端均与配重底板(3)的顶部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8)的长度要大于安装口(6)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检测的蓝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伟王春喜王立德汤兴玲周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西南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