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以及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58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以及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所述的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H<subgt;4</subgt;BTATA,包括作为受体单元的苯并双噻二唑以及作为供体单元的三级胺部分,供体单元与受体单元直接相连以减少二者之间的距离而获得更大的光发射波长。将H<subgt;4</subgt;BTATA应用于制备LMOFs,有机配体H<subgt;4</subgt;BTATA与四氯化锆合成得到的苯并双噻二唑基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IAM‑4030MOFs,最大发射波长为1050nm,并对其进行纳米化,首次实现了基于有机配体发光、发光波长在NIR‑II的LMOFs材料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的,尤其是一种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以及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技术介绍

1、与传统的ct、核磁共振等诊断技术相比,荧光成像由于其优异的时空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实时动态原位监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活体成像、临床诊断和癌症治疗等领域。相比于可见光(400-700nm)和近红外一区(nir-i,700-1000nm)成像窗口,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由于发射波长更大,可以有效减少发射光对成像组织的损伤,减弱自发荧光和光散射。因此,nir-ii成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深的组织成像深度(5-20mm),更适合于活体原位成像。

2、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nir-ii荧光成像材料主要分为无机荧光材料(如单壁碳纳米管、量子点和稀土掺杂的纳米粒子等)和有机荧光材料(共聚物、有机小分子荧光团和aie分子等)两大类。其中,有机小分子荧光团由于在生物组织中较好的相容性、代谢快、毒性低、结构明确、易于修饰和官能化等特点,在荧光成像中展现了突出的优势。但由于自身发光亮度低、应用场景或聚集诱导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包括作为受体单元的苯并双噻二唑以及作为供体单元的三级胺部分,供体单元与受体单元直接相连以减少二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大的光发射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为4,4',4',4'-(苯并[1,2-c:1,2-c']双([1,2,5]噻二唑)-4,7-二基)双(氮杂三基))-四苯甲酸,分子式为H4BTATA,化学结构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的合成路线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

5.一种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包括作为受体单元的苯并双噻二唑以及作为供体单元的三级胺部分,供体单元与受体单元直接相连以减少二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大的光发射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为4,4',4',4'-(苯并[1,2-c:1,2-c']双([1,2,5]噻二唑)-4,7-二基)双(氮杂三基))-四苯甲酸,分子式为h4btata,化学结构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的合成路线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

5.一种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苯并双噻二唑结构的有机配体与四氯化锆合成得到的苯并双噻二唑基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院王雷马振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