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水设备。
技术介绍
1、如图1和图2所示,相关技术的电热水瓶包括机体10a和位于机体10a内的内胆20a,机体10a外侧具有出水嘴110a,内胆20a的底部和出水嘴110a之间连接有出水组件,出水组件包括依此连接的接水管321a、水泵310a、第一连接管322a、玻璃管323a、转接头324a和第二连接管325a,其中接水管321a连接内胆20a底部的出液口,第二连接管325a连接出水嘴110a,内胆20a内的水经出水组件向出水嘴110a流动。这里出水组件具有多段不同材料的管体,容易产生异味,容易藏污纳垢,而且相邻两段管体的连接处还容易漏水,影响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设备,以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2、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机体的外侧设置有出液嘴;容器体,设置在机体内,容器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供液组件,设置在机体内并位于容器体的外侧,供液组件包括出液泵和一体成型的出液管,出液泵的入口连接出液口,出液泵的出口连接出液管的入口,并且出液管的经至少两次弯折连接出液嘴。
3、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采用一体成型的出液管连接出液泵和出液嘴,液体经出液泵流出后经一整个出液管流向出液嘴,免除了相关技术中液体在多个不同材料的管体之间流动而易产生异味的情况,不易藏污纳垢,保证饮用健康,而且减少了出液泵和出液嘴之间相邻两段管体的连
4、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5、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管的一部分沿容器体的底壁延伸,而后向上弯折沿容器体的侧壁向上延伸,并经至少一次弯折与出液嘴连接。出液管可以沿容器体的形状延伸,并在至少一次弯折后与出液嘴连接,结构分布合理,而且免除了额外设置管接头来进行弯转,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
6、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管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除了不易生锈外,还不易腐蚀,而且即便长时间存水也不易产生异味,有利于保障饮水健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的侧壁上具有可视窗体,饮水设备还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入口与出液口连接,出液泵的入口经三通管的第一出口与出液口连接;液位显示组件,液位显示组件包括透光管,透光管设置在机体内并位于容器体的外侧,透光管与可视窗体相对设置,透光管的入口与三通管的第二出口连通,透光管的出口高于容器体的设定液位高度。
8、在这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透光管,透光管的一端经三通管与容器体底部的出液口连通,另一端高于容器体内的设定液位高度,则容器体内的液体会经出液口流入透光管,并且在内外压力平衡的作用下,透光管内液位高度会与容器体内液位高度保持一直,用户可以经可视窗体观察到透光管内液体的高度,进而了解容器体内液体高度,便于提示用户及时补充液体。此外,透光管经三通管连接出液口,与在容器体上额外设置开口连通透光管相比,减少了容器体上开口的数量,可以降低漏液风险。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三通管为不锈钢管,出液泵的出口为不锈钢口。则容器体内的液体流经供液组件时,几乎均与不锈钢材质的管体接触,确保液体不会与塑胶等材质的管体结构接触,使供液组件及液体均不会产生异味,保证饮用健康。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管为玻璃管。透光性好,而且耐高温效果好。优选地,玻璃管为透明管。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管的出口比容器体的设定液位高度高10mm以上。可以避免液体冲出透光管而流入机体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管和出液管并排设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同时固定透光管和出液管。固定架的设置可以防止透光管和出液管大幅度晃动,甚至移位,降低漏液风险。而且,若配合透光管和出液管并排设置,固定架很容易同时固定透光管和出液管,连接方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位显示组件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接在三通管的第二出口和透光管的入口之间,连接管位于容器体的底部,透光管沿容器体的侧壁向上延伸。采用连接管连接三通管和透光管,无需使透光管弯折便可向上延伸,方便透光管加工成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和三通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套,连接管和透光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套。可以降低在连接处漏液的几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泵的出口和出液管的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套。降低出液泵和出液管的连接处漏液的几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底壁上与出液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第一阀体,三通管的入口与第一阀体连接;容器体可拆卸地放置在容纳腔内,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阀体;其中,在容器体放置在容纳腔的腔底壁上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打开,三通管经通孔、出液口与容纳腔内部腔体连通;在容器体远离容纳腔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闭合。
18、在这些实施例中,容器体可拆卸地放置在机体内,方便拿取容器体进行清洁或注入液体。在这种情况下,在容器体的腔底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处设置第一阀体,使三通管的入口与第一阀体连接,在容器体远离容纳腔时,使第一阀体闭合,可以有效避免透光管和出液管内的液体回流到容纳腔内。而在容器体放置在容纳腔中时第一阀体打开,便于出液泵抽出容器体中的液体向出液嘴供液,也方便透光管显示容器体内液位高度。此外,容器体的底部的出液口处设置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能够在容器体远离容纳腔时闭合,可以避免容器体中的液体外漏到容纳腔中。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第一阀体位于第一耦合器的中部腔体中;容器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容器体内液体的加热件和与加热件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耦合器的中部腔体处,第二耦合器和第一耦合器耦合连接。
20、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容器体放置在容纳腔内时,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方便经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为加热件供电,从而方便加热件加热容器体内的液体。此外,将第一阀体设置在第一耦合器中,并与出液口连通,将第二阀体设置在第二耦合器中并与通孔连通,结构紧凑。
21、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技术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0)的一部分沿所述容器体(20)的底壁延伸,而后向上弯折沿所述容器体(20)的侧壁向上延伸,并经至少一次弯折与所述出液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0)为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的侧壁上具有可视窗体(120),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40)为不锈钢管,所述出液泵(310)的出口为不锈钢口;和/或所述透光管(510)为玻璃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管(510)的出口比所述容器体(20)的设定液位高度高10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管(510)和所述出液管(320)并排设置;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组件(50)还包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的腔底壁上与所述出液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三通管(40)的入口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0)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阀体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中部腔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0)的一部分沿所述容器体(20)的底壁延伸,而后向上弯折沿所述容器体(20)的侧壁向上延伸,并经至少一次弯折与所述出液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20)为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的侧壁上具有可视窗体(120),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40)为不锈钢管,所述出液泵(310)的出口为不锈钢口;和/或所述透光管(510)为玻璃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管(510)的出口比所述容器体(20)的设定液位高度高10mm以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