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具体为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
技术介绍
1、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显示器密封机构可以防止外部环境对显示器内部组件的影响,从而提高显示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密封壳体结构,授权公告号cn218450932u,上述专利虽然包括有底部壳体、显示屏、按压壳体、密封卡垫、挤压板与第一弹性杆,其中显示屏嵌入在底部壳体的上侧布置,按压壳体处于显示屏的上侧布置,其中密封卡垫布置在按压壳体的一侧,挤压板处于密封卡垫的上侧,其中第一弹性杆固定在挤压板的上侧中间位置。把按压壳体固定在底部壳体上,此时在按压壳体固定的过程中,借助第一弹性杆与挤压板,使得密封卡垫与显示屏紧密的贴合,从而实现对显示屏紧贴密封的目的,进而实现显示屏与按压壳体之间防尘的目的,同时实现了底部壳体与按压壳体之间的快速连接。但是,上述结构通过第二弹性杆和联动卡杆固定插入杆以实现底部壳体与按压壳体之间的连接后,无法方便地拆卸按压壳体,密封卡垫长时间使用后若出现老化或者损坏情况,无法方便、及时更换地更换密封卡垫,从而影响密封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包括底壳(1)、安装在底壳(1)顶部的上壳(2)和嵌设在上壳(2)内部的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上壳(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底壳(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所述密封圈(4)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卡槽(6)的内壁贴合,所述上壳(2)与底壳(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固定板(7)、三个螺纹槽(8)、三个外螺纹柱(9)、两个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和连接头(12),三个所述固定板(7)等距对称固定连接在上壳(2)的底部,三个所述螺纹槽(8)等距对称开设在底壳(1)的内部,三个所述固定板(7)均穿插在底壳(1)的内部且均位于相对应螺纹槽(8)的内部,三个所述外螺纹柱(9)均螺纹连接在相对应螺纹槽(8)的内部,且三个所述外螺纹柱(9)均与相对应固定板(7)螺纹连接,每两个相邻所述外螺纹柱(9)通过第一连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外螺纹柱(9)远离第一连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1)远离外螺纹柱(9)的一端贯穿底壳(1)的内部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内部且位于安装槽(15)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4),所述密封圈(4)的内部穿插有若干个沉头螺钉(5),若干个所述沉头螺钉(5)的顶部均与相对应螺纹孔(1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卡槽(6)设置为与密封圈(4)锥形结构相互配合使用的斜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凸起(13),所述凸起(13)与密封圈(4)的底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2)的内部设置有内六角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部等距对称开设有六个与固定板(7)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密封圈(4)的内部且位于锥形结构之间开设有沉头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密封机构,包括底壳(1)、安装在底壳(1)顶部的上壳(2)和嵌设在上壳(2)内部的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上壳(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底壳(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所述密封圈(4)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卡槽(6)的内壁贴合,所述上壳(2)与底壳(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固定板(7)、三个螺纹槽(8)、三个外螺纹柱(9)、两个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和连接头(12),三个所述固定板(7)等距对称固定连接在上壳(2)的底部,三个所述螺纹槽(8)等距对称开设在底壳(1)的内部,三个所述固定板(7)均穿插在底壳(1)的内部且均位于相对应螺纹槽(8)的内部,三个所述外螺纹柱(9)均螺纹连接在相对应螺纹槽(8)的内部,且三个所述外螺纹柱(9)均与相对应固定板(7)螺纹连接,每两个相邻所述外螺纹柱(9)通过第一连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外螺纹柱(9)远离第一连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1)远离外螺纹柱(9)的一端贯穿底壳(1)的内部且延伸至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