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管,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进气管包括进气主管与进气支管,发动机除要求动力性外,还必须有好的经济型和排放性能,在汽油机上,进气管还必须考虑燃烧的雾化、蒸发、分配以及压力波的利用等问题,在柴油机上,还要求气流通过进气道在汽缸中形成进气涡流,以改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这些要求往往互相矛盾,如,为得到高速、高功率,进气管直径宜选大些,而为中,低速经济考虑,进气管宜选小些,故必须根据用途谐调处理。
2、经检索,中国公开号为cn21461681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包括出气端管路、进气端管路、真空管路和循环管路,所述进气端管路的头、尾管中间衔接有波纹管,所述出气端管路靠近进气端管路的一端表面套设有加固管套,所述波纹管衔接进气端管路的尾管并通过尾管与出气端管路的加固管套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端管路通过波纹管与出气端管路相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端管路、加固管套、进气端管路、波纹管、真空管路和循环管路,由出气端管路、加固管套、进气端管路和波纹管组合成进气管的主体管道,解决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长期受到颠簸震动容易变形,在变形位置处受到应力容易出现裂痕破损的问题,虽然解决了进气管由于震动容易损坏的问题,但是在进气管进行工作时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等垃圾吸入发动机中,造成机器损坏,并且此专利容易发生漏气现象,不能对各进气管之间进行密封,因此,需要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发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还包括
4、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在第一进气管的表面上;
5、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所述固定组件的作用是便于对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的固定;
6、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连通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7、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8、优选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9、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开设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10、两个固定环,各所述固定环均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11、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设置在固定环的表面上;
12、多个固定块,各所述固定块均设置在移动架的表面上;
13、多个凸块,各所述凸块均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14、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设置在移动架的表面上,并且所述螺旋杆与凸块相互啮合。
15、优选的,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16、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设置在第三进气管的表面上;
17、控制块,所述控制块设置在固定圈的表面上;
18、多个橡胶圈,各所述橡胶圈均设置在第三进气管的表面上;
19、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上。
20、优选的,第一阻挡片,第一所述阻挡片设置在第一进气管的内壁上;
21、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开设在第一阻挡片的表面上;
22、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二阻挡片设置在第一阻挡片的表面上;
23、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置在二阻挡片的表面上,
24、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阻挡片的表面上。
25、优选的,所述螺旋杆与固定块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第二沟槽,并且所述转动杆与第二沟槽滑动连接。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7、1、当发动机进气管进行工作时,由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阻挡板进行转动,以此将空气中的灰尘阻挡在进气管的外面,防止发动机发生损坏。
28、2、由工作人员转动螺旋杆,通过螺旋杆的转动带动移动架沿着固定圈向前移动,通过移动架的移动以此将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进行固定,防止在进气管工作时发生漏气现象,以此来解决密封性不良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志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