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楼机,尤其涉及一种造楼机外架。
技术介绍
1、爬架或者脚手架是一种传统的高层建筑施工辅助工具,现有升降式爬架通过在建筑墙体结构设置顶升机构来驱动挂架上升,施工人员可以在挂架上进行施工作业。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快速攀升,建筑行业采用在挂架顶部设大型作业平台和自动作业设备形成造楼机的方案来节省人工成本,其中自动作业设备设于大型作业平台上,而挂架直接与作业平台焊接相连,使挂架能够与造楼机平台同时上下移动。但这种挂架与作业平台直接焊接的一体式连接结构比较臃肿,在施工比较困难的同时,不方便拆卸和调整,整体上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造楼机外架,能够将挂架与平台分开连接,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还便于调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造楼机外架,包括平台横梁、挂架横梁、设于所述挂架横梁下方的挂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平台横梁与所述挂架横梁之间的连接座。
3、所述连接座包括上钩机构和下钩机构,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平台横梁连接,所述下钩机构与所述挂架横梁连接,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下钩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平台横梁与所述挂架横梁相互垂直设置。
4、所述挂架装置包括连接立杆、走道板和挂座,所述走道板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杆上,所述挂座设于所述连接立杆的顶部并与所述挂架横梁连接。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平台横梁的两侧,所述上钩机构包括第一上抵接部和上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抵接部设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下抵接部,所述平台横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下抵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下伸出,所述下抵接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钳形口,所述挂架横梁的上部设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钳形口中。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抵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表面的两端,两个所述下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板连接。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挂座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上抵接部,所述第二上抵接部对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二上抵接部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向上伸出,所述第二上抵接部的顶部设有第二钳形口,所述挂架横梁的上部设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钳形口中。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挂架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加强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加强部呈三角形,所述加强部中相邻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过孔,所述连接立杆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过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走道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走道板的侧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挂架装置还包括网架和转轴连接器,所述转轴连接器的一侧与所述网架的侧部连接,所述转轴连接器中部设有焊接槽,所述连接立杆能够嵌入所述焊接槽中。
12、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造楼机外架设有平台横梁、挂架横梁、挂架装置和连接座,其中所述连接座包括上钩机构和下钩机构,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平台横梁连接,所述下钩机构与所述挂架横梁连接,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下钩机构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分开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下钩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平台横梁和所述挂架横梁,能够将所述挂架横梁和平台横梁分开连接,从而实现挂架和平台之间的分开连接,并且设置所述上钩机构与所述下钩机构可拆卸式连接,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横梁、挂架横梁、设于所述挂架横梁下方的挂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平台横梁与所述挂架横梁之间的连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平台横梁的两侧,所述上钩机构包括第一上抵接部和上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抵接部设于所述上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第一上抵接部从所述上连接部朝着所述平台横梁的中心伸出,所述平台横梁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一上抵接部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下抵接部,所述平台横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下抵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下伸出,所述下抵接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钳形口,所述挂架横梁的上部设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钳形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抵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表面的两端,两个所述下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加强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加强部呈三角形,所述加强部中相邻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过孔,所述连接立杆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过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走道板的侧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装置还包括网架和转轴连接器,所述转轴连接器的一侧与所述网架的侧部连接,所述转轴连接器中部设有焊接槽,所述连接立杆能够嵌入所述焊接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横梁、挂架横梁、设于所述挂架横梁下方的挂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平台横梁与所述挂架横梁之间的连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平台横梁的两侧,所述上钩机构包括第一上抵接部和上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抵接部设于所述上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第一上抵接部从所述上连接部朝着所述平台横梁的中心伸出,所述平台横梁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一上抵接部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下抵接部,所述平台横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上钩机构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下抵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下伸出,所述下抵接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钳形口,所述挂架横梁的上部设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钳形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楼机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抵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表面的两端,两个所述下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豪,胡春生,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铝建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