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环保处理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湿污泥干化技术多种多样,主要有自然干化、热力干化、高干脱水等,其中,自然干化主要是指将污泥摊铺晾晒于具有自然滤层或人工滤层的干化场中,借助自然力和介质(如太阳能、风能和空气),使得污泥中的水分因周边空气的蒸汽压的不同而形成从内向外的迁移(蒸发)。该方法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占地不紧张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降雨量、蒸发量、相对密度、风速、年冰冻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南方大多数具有多雨潮湿季节的地区难以适用。自然干化的周期长(根据气候条件差异极大),且占地面积大,臭气污染严重,目前运用不多。
2、热力干化是指利用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热量或工业余热、废热,通过专门的工艺和设备,使污泥失去部分或大部分水分的过程。热力干化的处理时间短、占用场地小、处理能力大、减量率高、卫生化程度高、外部因素影响小(如气候、污泥性质等)、最终处理适用性好和灵活性高,因此,污泥的大规模、工业化的处理工艺中最常见的热力干化。
3、热力干化按照干化温度分为高温干化和低温干化,其中高温干化由于温度较高,不可避免会产生臭气,对环境不够友好。目前,低温干化是一种新兴技术,由于低温干化的温度在80℃左右,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产生。但现有的低温干化设备体积比较大,运行费用高,能耗大,效率低,因此亟需建设一套更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湿污泥干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
2、基于此,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除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和出料系统依次连接,外部湿污泥从进料系统进入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利用循环热风对湿污泥进行低温干化,干化后的湿污泥通过出料系统出料;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除臭处理;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和除臭系统的工作。
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的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污泥干化库体和出风模块,所述污泥干化库体用于存放污泥,且所述污泥干化库体分别与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用于向污泥干化库体内传输热风,进而通过热风加热污泥干化库体内的污泥,热风进行热量转换后变成冷风,并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流出的冷风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并经过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加热后,再次进入污泥干化库体内干化污泥,依次循环。
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所述水冷脱湿模块、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污泥干化库体和出风模块依次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所述水冷脱湿模块用于提供低温环境,使进入低温环境内的循环风降温脱湿,形成干冷风,所述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干冷风进行加热,形成干热风,并传输至污泥干化库体内,所述干热风通过能量转换,干化湿污泥,进而形成湿冷风再次进入水冷脱湿模块上进行降温脱湿,依次循环。
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回热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用于对即将进入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的冷风进行预热;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的冷风一部分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内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回热模块进行第一次预热后,先进入水冷脱湿模块进行降温脱湿,再回流到回热模块进行第二次预热后,再进入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升温。
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污泥干化库体内设有用于铺设并传输湿污泥的链网传输带,所述链网传输带分别连接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且所述链网传输带和进料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层布料机构和下层布料机构,所述上层布料机构上设有多螺旋叶片搅拌轴,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防止污泥堵塞在污泥干化库体的入料口;所述下层布料机构与链网传输带连接,且下层布料机构上设有挤压成型辊,用于挤压污泥,提高污泥干化效率和提高干化的均匀性。
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翻桶提升机、暂存仓和物料传输系统,所述翻桶提升机用于将桶装湿污泥上升至一定高度,并通过翻桶操作,将湿污泥倒至暂存仓,所述暂存仓下方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物料传输系统连接,所述物料传输系统与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连接,进而将湿污泥传输至余热干化系统内。
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出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料输送机和干泥暂存料斗,所述出料输送机与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连接,用于将干化后污泥传输至干泥暂存料斗内缓存存放。
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干泥暂存料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落料的气动闸阀,所述干泥暂存料斗的下方还设置有落料区,所述落料区用于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装载和称重计量。
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除臭系统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负压式送风系统、负压式废气收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所述负压送气系统用于给车间输送新鲜空气,所述负压式废气收集系统用于收集车间内的废气,并使车间内处于负压状态,所述废气处理系统与负压式废气收集系统连接,用于对收集的废气进行除臭处理,使废气达到安全排放要求。
1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喷淋塔、uv光解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碱洗塔用于中和废气中的酸性物质,所述喷淋塔用于清洗废气中的恶臭气体成分,并降沉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所述uv光解装置用于对废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臭处理,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用于进一步吸附净化废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技术的湿污泥干化设备通过在密闭的余热低温干化系统中通入循环热风,进而给湿污泥加热,使湿污泥干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和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还通过设置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和出料系统依次连接,具有一体化自动传输的效果。另外,本申请还设置了除臭系统,用于除去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净化空气,因此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更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除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和出料系统依次连接,外部湿污泥从进料系统进入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利用循环热风对湿污泥进行低温干化,干化后的湿污泥通过出料系统出料;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除臭处理;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和除臭系统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的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污泥干化库体和出风模块,所述污泥干化库体用于存放污泥,且所述污泥干化库体分别与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用于向污泥干化库体内传输热风,进而通过热风加热污泥干化库体内的污泥,热风进行热量转换后变成冷风,并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流出的冷风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并经过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加热后,再次进入污泥干化库体内干化污泥,依次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回热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用于对即将进入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的冷风进行预热;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的冷风一部分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内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回热模块进行第一次预热后,先进入水冷脱湿模块进行降温脱湿,再回流到回热模块进行第二次预热后,再进入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升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库体内设有用于铺设并传输湿污泥的链网传输带,所述链网传输带分别连接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且所述链网传输带和进料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层布料机构和下层布料机构,所述上层布料机构上设有多螺旋叶片搅拌轴,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防止污泥堵塞在污泥干化库体的入料口;所述下层布料机构与链网传输带连接,且下层布料机构上设有挤压成型辊,用于挤压污泥,提高污泥干化效率和提高干化的均匀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翻桶提升机、暂存仓和物料传输系统,所述翻桶提升机用于将桶装湿污泥上升至一定高度,并通过翻桶操作,将湿污泥倒至暂存仓,所述暂存仓下方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物料传输系统连接,所述物料传输系统与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连接,进而将湿污泥传输至余热干化系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料输送机和干泥暂存料斗,所述出料输送机与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连接,用于将干化后污泥传输至干泥暂存料斗内缓存存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泥暂存料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落料的气动闸阀,所述干泥暂存料斗的下方还设置有落料区,所述落料区用于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装载和称重计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喷淋塔、UV光解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碱洗塔用于中和废气中的酸性物质,所述喷淋塔用于清洗废气中的恶臭气体成分,并降沉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所述UV光解装置用于对废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臭处理,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用于进一步吸附净化废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除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和出料系统依次连接,外部湿污泥从进料系统进入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利用循环热风对湿污泥进行低温干化,干化后的湿污泥通过出料系统出料;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除臭处理;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进料系统、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出料系统和除臭系统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的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污泥干化库体和出风模块,所述污泥干化库体用于存放污泥,且所述污泥干化库体分别与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用于向污泥干化库体内传输热风,进而通过热风加热污泥干化库体内的污泥,热风进行热量转换后变成冷风,并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流出的冷风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并经过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加热后,再次进入污泥干化库体内干化污泥,依次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低温干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所述水冷脱湿模块、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污泥干化库体和出风模块依次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所述水冷脱湿模块用于提供低温环境,使进入低温环境内的循环风降温脱湿,形成干冷风,所述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干冷风进行加热,形成干热风,并传输至污泥干化库体内,所述干热风通过能量转换,干化湿污泥,进而形成湿冷风再次进入水冷脱湿模块上进行降温脱湿,依次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回热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用于对即将进入第二循环风加热模块和水冷脱湿模块的冷风进行预热;从所述出风模块流出的冷风一部分进入第一循环风加热模块内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回热模块进行第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秋林,刘煜明,王东日,刘贝,马景飞,谭彦斌,林锦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健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