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06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包括罐体以及转动连接于罐体前后壁面之间中部的离心管,离心管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气液孔,离心管前端面中部设置的进液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管,罐体外弧面后端右侧设置的排液孔内设有排液管,罐体的前后壁面之间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弧面均设有多个搅拌片,罐体的后端还设有用于驱动离心管和转动杆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离心管、搅拌片、固定架和螺旋混合叶片配合运作,加速气液交融,能够使得气液态制冷剂在罐体内既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同时又得到充分的轴向和径向混合,从而对气液态制冷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增强气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剂,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制冷剂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并通过相变(通常是气态到液态的转化)来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工质,在循环泵过程中,制冷剂经过膨胀阀之后产生的汽液两相流体需要分配到蒸发器的多个散热流路中,但是,这种汽液两相流体容易产生汽液分层,从而导致进入到散热盘管的制冷剂不均匀,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来对其进行混合;

2、现有的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通常是通过旋转的离心管混合汽液状态的制冷剂,虽然能够实现离心混合的效果,但其实际使用时仍有一些问题,混合的方式单一,从而影响气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效果,最终导致气液态制冷剂混合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可通过离心管、搅拌片、固定架和螺旋混合叶片配合运作,加速气液交融,能够使得气液态制冷剂在罐体内既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同时又得到充分的轴向和径向混合,从而对气液态制冷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增强气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效果,有助于气液态制冷剂达到更细腻的混合状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以及转动连接于罐体(100)前后壁面之间中部的离心管(101),所述离心管(101)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气液孔(102),所述离心管(101)前端面中部设置的进液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03),所述罐体(100)外弧面后端右侧设置的排液孔内设有排液管(105),所述罐体(100)的前后壁面之间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6),所述转动杆(106)的外弧面均设有多个搅拌片(107),所述罐体(100)的后端还设有用于驱动离心管(101)和转动杆(106)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剂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以及转动连接于罐体(100)前后壁面之间中部的离心管(101),所述离心管(101)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气液孔(102),所述离心管(101)前端面中部设置的进液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03),所述罐体(100)外弧面后端右侧设置的排液孔内设有排液管(105),所述罐体(100)的前后壁面之间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6),所述转动杆(106)的外弧面均设有多个搅拌片(107),所述罐体(100)的后端还设有用于驱动离心管(101)和转动杆(106)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前端面中部设有用于对连接管(103)进行固定的固定座(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6)的外弧面前后端均设有固定架(108),所述固定架(108)的上下壁面之间均设有螺旋混合叶片(10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同轴的所述螺旋混合叶片(109)螺旋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剂离心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合叶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魏东旺贾亚兵任艳会王亚锋焦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进新材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