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06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包括:于河流水面上配置一艘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并于河流岸边上配置一RTK基准站定位及通信装置;分别对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进行姿态、平面位置及深度测量的校对;将有人船左侧的无人船的多波束换能器向左岸旋转一个角度,将有人船右侧的无人船的多波束换能器向右岸旋转一个角度,从而获得水下地形测量全覆盖范围;分别位于有人船左右两侧的两艘无人船跟随有人船,三条船沿着河流进行航行测量并收集测量数据;通过一多波束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测绘所需的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河流水下地形的测量效率以及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内陆水域的水下地形测绘,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无法一次测完整条河床的水下地形,一般都需要通过多波束开船来回测量几趟,甚至无论怎么测量都会留下测不到的死角,如图1中的l1和l5位置,还需要采用单波束进行补充测量才能测量出河床完整的水下地形数据,如图1所示。

2、在《广东省河道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河道地形测量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涉及东江片区、西江片区、北江片区、韩江片区的四个流域,共有139条河合计3078km的河道水下地形测量工作,整个项目的测量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和难度非常大,传统的单波束和多波束测量方式根本就无法按照项目要求完成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若干缺点,从而解决如何提高河流水下地形的测量效率以及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p>

3、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艘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进行测量,所述有人船用于航行在被测量水下地形的水面上;两艘无人船分别位于有人船左右两侧,各艘无人船跟随所述有人船航行;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均配置有多波束测深系统和RTK流动站定位及通信装置;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多波束换能器、姿态仪和声速剖面仪;多波束测深系统用于测量水下地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所述的校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2中,通过跑8字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艘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进行测量,所述有人船用于航行在被测量水下地形的水面上;两艘无人船分别位于有人船左右两侧,各艘无人船跟随所述有人船航行;有人船和两艘无人船均配置有多波束测深系统和rtk流动站定位及通信装置;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多波束换能器、姿态仪和声速剖面仪;多波束测深系统用于测量水下地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所述的校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2中,通过跑8字的方式对同一条船进行姿态纠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河流的智能化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波束换能器包括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福杨波问娟李庆松许叙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