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固定夹具、工件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485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固定夹具、工件加工装置及方法,涉及工件装夹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固定夹具包括外壳、调节组件、上固定座、第一限位盘、弹性组件和下固定座组件;调节组件与外壳连接,上固定座围绕第一轴线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调节组件用于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调整上固定座的位置;第一限位盘和弹性组件均与外壳连接,下固定座组件围绕第一轴线与弹性组件转动连接,下固定座组件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具有与第一限位盘卡接以限制自身相对于弹性组件转动的第一工位以及取消与第一限位盘卡接的第二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固定夹具具有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靠性更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装夹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固定夹具、工件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体的卧式加工固定工装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卧式/镗铣加工中心、普通镗铣机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2,旋转座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机构。通过呈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以在加工的过程中对阀体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

2、图2为现有技术中阀体的普通立卧式加工夹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由三爪自定心卡盘为主体,夹持三通阀体工件,装夹一次加工一个方向,调头加工时需重新装夹。

3、卧式加工固定工装中,首先,使用上丝杆与底部v型块配合的固定方式,装夹费时费力,且多个上丝杆在压板装夹时,工件在人工拧紧螺母时受力不均匀,可靠性低;其次,v型块是固定的,只能用在一些尺寸较小的阀体零件,适用性窄,同时为保证阀体加工时不发生位移,需对零件法兰后部增加限位,不同尺寸的阀体增加的限位位置均不一样,导致该工装的通用性较差,加工范围受限;最后,卧式加工固定工装仅适用于卧式加工,卧室加工内孔精度高时无法保证加工效果,还需增加车床精车,车床加工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调节组件(2)、上固定座(3)、第一限位盘(4)、弹性组件(5)和下固定座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座(21)、上丝杆(22)和上活动套(23),所述第一安装座(21)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上丝杆(22)围绕所述第一轴线(7)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转动连接,所述上活动套(23)与所述上丝杆(22)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活动套(23)沿所述第一轴线(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滑动配合,所述上固定座(3)围绕第一轴线(7)与所述上活动套(23)转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调节组件(2)、上固定座(3)、第一限位盘(4)、弹性组件(5)和下固定座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座(21)、上丝杆(22)和上活动套(23),所述第一安装座(21)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上丝杆(22)围绕所述第一轴线(7)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转动连接,所述上活动套(23)与所述上丝杆(22)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活动套(23)沿所述第一轴线(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滑动配合,所述上固定座(3)围绕第一轴线(7)与所述上活动套(2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盘(4)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4)沿所述第一轴线(7)的延伸方向面向所述下固定座组件(6)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凸起(41),多个所述凸起(41)围绕所述第一轴线(7)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41)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7)的圆心角的度数为90°的因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51)、下丝杆(52)、弹性件(53)和滑移座(54),所述第二安装座(51)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下丝杆(52)围绕所述第一轴线(7)与所述第二安装座(51)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53)沿所述第一轴线(7)的延伸方向夹设于所述下丝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明蒋奥杰龚智超施亚军张中页杨怡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