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编织材料,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1、针对多通管的成型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传统的缠绕法、铺层模塑法,以及通过机织、针织、编织等工艺形成增强体骨架的三维整体成型工艺。然而,由于多通管形状的复杂性,采用纤维缠绕或织物铺层、套编等方法时,工艺过程较为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并不适宜用来作为高强度连接管使用。机织管在壁厚较小的情况下表现尚可,但随着尺寸的增大,织物层数增多,经密增大,导致经纱间易发生粘连摩擦,进而可能出现开口不清和上下层经纱张力不均的问题。而针织物由于其结构强度较低,尺寸稳定性差,且纱线在加工过程中易受损,因此亦不适宜作为主承力构件。
2、三维编织工艺,作为高性能先进增强结构件的关键成型技术,以其独特的近似净形优势,能够精准地编织出各类复杂异形件,如t型梁、i型梁、可变截面编织管、方管等,从而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力学强度。然而,当前市场上多数编织机的功能仅限于单支管状织物的编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一些特殊产品,如三通管、多通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三通管、四通管、五通管或者六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三通管,所需的编织机为2台,首选编织方向的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三通管、四通管、五通管或者六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三通管,所需的编织机为2台,首选编织方向的数量为2,记为第一编织方向和第二编织方向,剩余的编织方向记为第三编织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四通管,所需的编织机为2台,首选编织方向的数量为2,记为第一编织方向和第二编织方向,剩余的编织方向记为第三编织方向和第四编织方向,则步骤4替换为:按照步骤2继续编织剩余的编织方向,直至编织到剩余编织方向的预定长度,便完成了多通管剩余的分支管的编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管的三维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为五通管,所需的编织机为3台,首选编织方向的数量为3,记为第一编织方向、第二编织方向和第三编织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显斌,卢国权,上官敏秋,陈亚雷,任江海,吴信锟,张淑花,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军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