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室底板防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地下室的防水工艺分为以下几种,湿铺自粘、预铺反粘、非固化与卷材复合等。地下室的外墙面及顶板通过常规工艺施工后防水较为可靠,但是对于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常规工艺施工后若要达到较好防水效果却较为困难。原因在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层多是与混凝土垫层粘结,而极少与混凝土结构粘结,地下室的结构板,即地下室基层混凝土层施工后,若地下室的结构板下水土迁移,或混凝土垫层塌陷、开裂等,会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形成窜水层。因此,传统的地下防水工艺,在地下室底板部位都有其短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建筑结构板下水土迁移容易导致防水层破坏,进而产生窜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包括:
3、在混凝土垫层上方铺设第一防水卷材层;
4、在第一防水卷材层上方铺设蠕变型防水涂料层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为湿铺防水卷材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湿铺粘接剂层将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变型防水涂料层为沥青防水涂料或高分子防水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为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为湿铺防水卷材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湿铺粘接剂层将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变型防水涂料层为沥青防水涂料或高分子防水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为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二防水卷材层的上方构筑地下室基层混凝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仕文,陈晓文,刘金景,白福平,侯建伟,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