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特别是一种自生热流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1、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s,nghs)以其清洁性、储量丰富性、供应安全性逐渐被各国研究人员所重视。在标准状况下,1的固体 nghs可释放出约180的天然气,并且nghs具有较高的储能能力(170);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每单位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最低,在可预见的未来,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将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缓解措施;据估计,全世界nghs中的碳含量是地球上已证实的化石燃料中碳总量的两倍,全球范围内nghs资源储量高达2.1×,是一种具有极大开采潜力的清洁型非常规能源,也因此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新型能源之一。
2、近年来,试采结果表明降压开采成为最具有开采潜力的开采方式,但单一开采方式要求水合物分解所需要的热量必须从水合物藏显热以及环境的传热获取,导致储层温度降低,甚至出现结冰及水合物二次生成现象,导致水合物开采效率严重下降;因此,自生热体系开采水合物方法被提出,它具有原位热刺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生热流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相流体注入系统、反应釜(1)、冷却器(2)和收集系统,所述多相流体注入系统的注入端与所述反应釜(1)上的注入井井筒(43)连通,且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夹套(3),所述冷却器(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循环导管(4)和第二循环导管(5)与所述夹套(3)连接,所述反应釜(1)上的采出井井筒(44)通过导管a(6)与所述收集系统连通,且所述反应釜(1)和所述收集系统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管(7)与第二通风管(8),所述第一通风管(7)和第二通风管(8)均与通风口(9)所在的通风管道(10)连通,所述第一通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生热流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相流体注入系统、反应釜(1)、冷却器(2)和收集系统,所述多相流体注入系统的注入端与所述反应釜(1)上的注入井井筒(43)连通,且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夹套(3),所述冷却器(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循环导管(4)和第二循环导管(5)与所述夹套(3)连接,所述反应釜(1)上的采出井井筒(44)通过导管a(6)与所述收集系统连通,且所述反应釜(1)和所述收集系统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管(7)与第二通风管(8),所述第一通风管(7)和第二通风管(8)均与通风口(9)所在的通风管道(10)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管(7)和所述第二通风管(8)上均设置有对应控制阀,所述反应釜(1)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生热流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流体注入系统包括柱塞泵(11)、储料罐组和气瓶(12)和真空泵(14),所述柱塞泵(11)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料罐组的底部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分流阀,所述储料罐组的顶部通过对应管道与所述注入井井筒(43)连通,且所述储料罐组位于恒温箱(24)内,所述气瓶(12)通过气管(13)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连接,所述气管(13)上安装有减压阀(46)和逆止阀a(15),所述真空泵(14)与所述气管(13)连接,且所述真空泵(14)位于所述逆止阀a(15)和所述反应釜(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生热流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组包括储料罐a(16)、储料罐b(17)、储料罐c(18)和储料罐d(19),所述储料罐a(16)、所述储料罐b(17)、所述储料罐c(18)和所述储料罐d(19)均位于所述恒温箱(24)内,所述储料罐a(16)和所述储料罐b(17)分别通过分流导管a(20)与分流导管b(21)与六通阀(22)连接,所述六通阀(22)上还安装有导管b(23),所述导管b(23)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入井井筒(43)连接,且所述导管b(23)的端部设置有逆止阀b,所述储料罐c(18)和所述储料罐d(19)分别通过分流导管c(25)和分流导管d(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张继红,王亚楠,李菲,王志强,姜佳乐,万艺,高童,冯泽林,朱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