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镜柔性薄膜、制作方法及超分辨率显微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443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1
本申请提供的微透镜柔性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将分散有微球干粉的水溶液滴加至基底表面,倾斜所述基底使所述水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所述基底一侧以形成微透镜阵列,待所述水溶液蒸发后,在分散有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基底上旋涂混合有固化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进行热固化处理以形成微透镜柔性薄膜,将所述微透镜柔性薄膜从所述基底上剥离,得到微透镜柔性薄膜,本申请提供的微透镜柔性薄膜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开发的简单高效自主装方法形成整齐的密排微透镜阵列,并将其固定成柔性薄膜增加其可移植性,将该微透镜阵列膜与传统光学显微成像系统耦合,可实现多个微球在亚衍射极限分辨率下的平行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微透镜光学成像,特别涉及一种微透镜柔性薄膜、制作方法及超分辨率显微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光学显微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领域的进步,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从宏观到微观提供了卓越的观察工具。由于光学衍射的限制,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分辨率受到限制。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微米尺寸的微球透镜具有超分辨率成像能力,同时又具有传统光学显微镜可实时、无损、穿透性、免标记成像的优势。然而,微透镜在超分辨率成像中的应用受到自身尺寸的限制,成像视场大约为几十微米。为了进一步提高成像效率、扩大成像范围,有必要制作并使用含有更多微球的微透镜阵列进行同时成像。

2、自主装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阵列化微纳结构制备手段。目前,微球阵列化自主装可以通过滴铸、垂直沉积、自旋涂层、静电、电动和电流体相互作用、空气/水和油/水界面自组装等方法来实现。但是,这些方法制造过程繁琐,并且主要适用于纳米至几个微米的小尺寸微球,对于适用于光学超分辨率成像的几十微米至百微米尺寸微球的自主装方法缺乏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将分散有微球干粉的水溶液滴加至基底表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玻璃盖玻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玻璃微球,所述玻璃微球的折射率为1.3~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所述基底使所述水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所述基底一侧以形成微透镜阵列的步骤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将分散有微球干粉的水溶液滴加至基底表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玻璃盖玻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玻璃微球,所述玻璃微球的折射率为1.3~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所述基底使所述水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所述基底一侧以形成微透镜阵列的步骤中,所述基底倾斜角度为10~20°,所述微透镜阵列形成在所述基底一侧并以六角形紧密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柔性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张天尧张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