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固态电池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4399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固态电池及制作方法,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裹有LLZO系固态电解质,LLZO系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覆有包覆材料,包覆材料为PI/LiTFSI和PI/NASICON。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相同级别的高离子电导率,也具有LLZO和NASCICON高稳定性和宽电化学窗口,电解质能够在正常锂电池生产车间露点下进行电极制作,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质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固态电池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锂离子电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比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锂电池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比能量且安全性更好,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工作原理来说,全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并无二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与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在电池中既能够作为离子传导的媒介,又能够作为隔膜阻止电子的传导,防止电池短路,兼具液态电解质和隔膜两者作用。然而现有相关技术中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常常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全固态电池发展方向为高镍匹配高硅负极或锂金属负极,锂金属负极短期内大规模应用受限;高镍三元正极匹配硅碳负极是短期内具有一定规模化应用可能性;但高镍正极的高电位对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提出了挑战,同时硅碳负极循环体积膨胀、长期导致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电荷传输不畅和循环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表现和实际应用。

2、固态电解质主要可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有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核,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裹有LLZO系固态电解质,所述LLZO系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覆有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为PI/LiTFSI和PI/NASICON。

2.一种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PI/LiTFSI的质量为所述LLZO固态电解质质量的0.8%-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核,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裹有llzo系固态电解质,所述llzo系固态电解质外侧包覆有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为pi/litfsi和pi/nasicon。

2.一种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pi/litfsi的质量为所述llzo固态电解质质量的0.8%-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二固态电解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正负极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目标固态电解质材料,将所述第三固态电解质、锂盐、nasicon型纳米固态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胜王义飞夏伦鹏刘岩马颖华周成程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