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型城市在新建住宅时,对车位的布局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人车分流方式,所有车辆都停入地下室。基于这样的要求,在新建住宅时,地下室一般都达到两层或两层以上,同时地下室的基坑深度一般都在10米上。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主楼和停车场的沉降不一样,这就要求在主楼周围设置一圈沉降后浇带以解决该问题。
2、然而,后浇带需要待主楼封顶之后才可以封闭,这样使得这一圈后浇带等待封闭的时间较长,存在渗漏风险。尤其是底板的后浇带,其位于基坑底部,虽有降排水措施,由于各种原因很难保证完全没有渗漏。首先,底板的后浇带厚度较厚,一般可达800mm,其贯通连接的钢筋在经过较长时间底部存有大量淤泥、垃圾,而设置的止水钢板往往容易遭受腐蚀。其次,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由于密集的钢筋无法清理到位。再次,后浇带本身存在水渗漏,浇筑混凝土后,这些部位的结构缺陷进一步导致地下室的渗漏情况。其中,这些情况对于临江、临湖较近的地下室更为明显,由于地下室标高远远低于临近江或湖的水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平齐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的尺寸包括150mm×150 mm×4 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10 cm,所述角钢尺寸包括30 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平齐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的尺寸包括150mm×150 mm×4 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盲沟导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10 cm,所述角钢尺寸包括30 cm×30 cm×2 cm。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张敏,潘航,杨飞,冷凯凯,杨永强,张万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钟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