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40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及方法,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装载盘;翻折板组,设置有多组并安装在装载盘的底部;牵引组件,设置在装载盘上并与翻折板组连接;容滞箱,设置在装载盘上,容滞箱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与之导通的搅动拨杆,搅动拨杆的两侧形成有出料口;驱动组件,连接装载盘及容滞箱,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容滞箱沿装载盘的长度方向运动,且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搅动拨杆沿装载盘的宽度方向运动;封堵结构,设置在容滞箱上并与出料口适配,封堵结构上连接有触发轴,触发轴与连接驱动组件的触发套筒配合,能够使位于容滞箱运动方向后部的出料口导通,提高污泥内污染物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具体是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进行cfb锅炉燃烧时,经常使用到废弃物掺烧,常见的废物就有污泥,其目的是利用高温燃烧掉污泥中的有害成分,达到重复利用的标准,在进行污泥的掺烧时,需要进行污泥与燃料的配比,从而需要使用到配比混合装置。

2、传统的污泥与燃料配比装置多大仍采用筒式混合装置,使用时,将预定比例的污泥和燃料倾倒至混合桶内,利用混合桶内的搅拌叶片对污泥及燃料进行横向剪切、搅动而达到混合的效果,但是搅拌叶片所能覆盖的区域是有限的,而造成了混合桶内部分区域无法得到有效搅拌,使该区域的污泥与燃料无法得到充分混合,出现混合桶内处于各深度的污泥所吸附燃料量存在差异,并在燃烧时出现污染物无法被完全燃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包括: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可拆卸的安装有装载盘(2);翻折板组,设置有多组并安装在所述装载盘(2)的底部,所述翻折板组具有被牵拉而切换的第一姿态及第二姿态,当翻折板组处于第一姿态时,多组翻折板组能够形成一承托平面,当翻折板组处于第二姿态时,能够使所述装载盘(2)底部导通;牵引组件,设置在所述装载盘(2)上并与所述翻折板组连接;容滞箱(12),设置在所述装载盘(2)上,所述容滞箱(1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与之导通的搅动拨杆(13),所述搅动拨杆(13)的两侧形成有出料口(1301);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装载盘(2)及容滞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可拆卸的安装有装载盘(2);翻折板组,设置有多组并安装在所述装载盘(2)的底部,所述翻折板组具有被牵拉而切换的第一姿态及第二姿态,当翻折板组处于第一姿态时,多组翻折板组能够形成一承托平面,当翻折板组处于第二姿态时,能够使所述装载盘(2)底部导通;牵引组件,设置在所述装载盘(2)上并与所述翻折板组连接;容滞箱(12),设置在所述装载盘(2)上,所述容滞箱(1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与之导通的搅动拨杆(13),所述搅动拨杆(13)的两侧形成有出料口(1301);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装载盘(2)及容滞箱(12),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容滞箱(12)沿所述装载盘(2)的长度方向运动,且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搅动拨杆(13)沿所述装载盘(2)的宽度方向运动;封堵结构,设置在所述容滞箱(12)上并与所述出料口(1301)适配,所述封堵结构上连接有触发轴,所述触发轴与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触发套筒配合,能够使位于所述容滞箱(12)运动方向后部的出料口(1301)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组包括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装载盘(2)底部的两个承托板(5),两个所述承托板(5)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装载盘(2)侧部的多组第一电动伸缩杆(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的动作端连接有驱动架(4),所述驱动架(4)上设置有横置槽(401);所述承托板(5)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凸轴(501),所述第一凸轴(501)能够在所述横置槽(401)内滚动,当驱动架(4)沿空间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同组的两个所述承托板(5)将向下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入料同步细化式掺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装载盘(2)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直线驱动模组(8),所述直线驱动模组(8)上连接有连接架(9),所述连接架(9)与所述容滞箱(1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9)上的滑槽(901),所述滑槽(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勋国卢旭锦刘秋凤刘麦青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中圣科营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