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393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包括: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个节点的有功功率;构建节点有功通量矩阵、支路潮流分布矩阵、负荷分布矩阵以及分布式电源注入矩阵;基于源侧碳排放量求解电源碳排放因子矩阵,计算系统中荷侧、储侧各时点的节点碳流率,以及网侧支路有功损耗碳流率;获得典型日中压层级网荷储全环节碳排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划分碳排放责任,对网侧和负荷侧的碳排放进行溯源分析,确保了碳排放责任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电源、用户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理分配;提高碳排放测算精准度,简化测算步骤,增强计算结果的全面性和可信度;精准识别高碳排放区域,为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计算,尤其是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1、碳排放计算是开展电力系统低碳运行研究的重要基础,碳排放流理论是电力系统的低碳运行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目前电力系统间接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研究已有一定发展,包括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法、灵敏度分析法、合作博弈法、定价机制法、碳排放流追踪法,经比较,碳排放流追踪法将碳排放与物理潮流结合,通过潮流追踪实现用户碳排放溯源,兼顾了碳排放责任转移的公平性和计算复杂度,可以获取反映碳排放时空差异性的动态用电间接碳排放因子,弥补现有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法存在的缺点,并且碳排放流追踪法理论支撑完备、利于落地,可实现实时、精准碳排放核算。

2、随着电网分布式清洁能源类型不断丰富,接入比例不断提高,中压层面的间接碳排放计算复杂性加大。传统方法对于区域内电源一般采用缺省值展开测算,未考虑电源实际运行工况,未考虑网端损耗碳排放,按照碳排放量总量守恒原则,增大了用户侧责任,与实际不符,无法满足含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各类电力电子设备的新型配用电系统碳排放指标测算需要,因此,包含网侧和负荷侧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指:t时段节点i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方程分别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是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指:t时段节点i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方程分别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天成潘东王绪利朱刘柱原凯刘忠健李志伟种亚林周帆张辉丁羽頔杨欣代磊刘念延肖何崔佳璇孙充勃万志伟胡斌赵锋周远科徐斌王萍萍郭汶璋胡旭东聂元弘孟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