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开采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386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开采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包括水下输送模组、水上输送模组和转运模组,水下输送模组包括水下输送带、水下理货带和水下平台,水下输送带和水下理货带相邻设置在水下平台上,水上输送模组包括水上输送带、水上理货带和水上平台,水上输送带和水上理货带相邻设置在水上平台上,转运模组包括多个货物轿厢、牵引索、驱动件和多个转轴,牵引索用于在水下输送带和水上输送带之间转运多个货物轿厢,牵引索缠绕在多个转轴上,水上平台和水下平台上均设有多个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其中一个转轴旋转,一方面形成输送流水线不间断作业,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又无需对矿物进行切割加工,减少输送成本,提高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采运输,尤其涉及一种海底开采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海底资源的开采关键技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海底的矿体采掘,第二方面是开采后矿石的海底升运技术,即将开采后的矿石由海底输送至海面上。其中海底运输目前的主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抓斗法和泥浆法,抓斗法是将一个大体积抓斗从船上(平台上)用吊机缓慢吊下至海底,通过抓斗抓取海底矿物资源,再通过吊机回收至船上(平台上),通过反复作业来收集矿产资源。泥浆法是通过水下机器人将矿石打碎成小一些的颗粒,再通过管道,将泥浆和矿石一起吸到船上(平台上),在船上(平台上)进行分离。

2、但是目前这两种方法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抓斗法属于单次作业,每次输送量少,耗时久,整体输送效率低下,而泥浆法则需要对开采后的矿石进行多次分割,使其满足输送的体积大小后,才可以进行输送,并且后续还需要对矿石与泥浆进行分离作业,不仅工序繁琐,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底开采输送系统,所述海底开采输送系统用于将海底开采的矿石输送至海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模组(3)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牵引索(32),每个所述货物轿厢(31)均与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牵引索(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货物轿厢(31)包括箱体(311)和与多个所述牵引索(32)一一对应的连接索(34),多个所述连接索(34)的一端交汇连接于所述箱体(311)上,多个所述连接索(34)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牵引索(32...

【技术特征摘要】

1.海底开采输送系统,所述海底开采输送系统用于将海底开采的矿石输送至海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模组(3)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牵引索(32),每个所述货物轿厢(31)均与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牵引索(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货物轿厢(31)包括箱体(311)和与多个所述牵引索(32)一一对应的连接索(34),多个所述连接索(34)的一端交汇连接于所述箱体(311)上,多个所述连接索(34)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牵引索(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轿厢(31)还包括气瓶,所述箱体(311)内设有独立设置的存放腔室(312)和起浮腔室(313),所述存放腔室(312)用于容纳所述矿物(100),所述起浮腔室(313)内存储有所述气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输送模组(2)还包括储气站(24),所述储气站(24)设于所述水上平台(23)上,并存储有多个所述气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开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模组(3)还包括导向索(35),所述导向索(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上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登峰陈俊耿郭勇涛黄厚光潘军杨元兵黄唯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