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煤设备,特别是一种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1、单元式液压支架是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巷道支护的一种重要设备,因其结构紧凑、轻便灵活,广泛应用于对巷道顶板岩石的支护,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推进及适应灵活支护要求,单元式支架常需频繁转运。现有的支架转运方案常借助单轨吊、平板车、绞车或支架搬运车,经过降柱解除支护状态、装载(连接)、转移、卸载、升柱恢复支护状态五个主要步骤完成转运,工序多,连贯性差,效率较低;且支架降柱、升柱等功能的实现需要手动连接外部液压动力源;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人员近地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设计一种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箱型主筋,在所述底板上位于箱型主筋内设有伸缩立柱,在所述伸缩立柱的顶部设有顶梁,在所述伸缩立柱的缸体上套设有卡箍,在所述箱型主筋内壁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位于卡箍的上下两侧,每个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箱型主筋的两侧,通过销轴与卡箍铰接;
3、在所述箱型主筋的一侧连接有与搬运车控制系统对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与箱型主筋侧壁相连的“┐”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板横向部的对接板,在所述对接板上设有自动快插对接头,在所述对接板上位于自动快插对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套。
4、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竖直部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箱型主筋的一侧固定。
5、
6、优选地,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箱型主筋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底座。
7、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上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铰接座一,在两个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底座相连,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在所述箱型主筋的两侧壁上端固定有铰接座二,在所述铰接座二与连接板之间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座二和连接板铰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技术通过将安装板固定在箱型主筋的一侧,并将安装板一侧的卡块卡设在两个限位板之间,使自动快插对接头与搬运车液压控制系统的插头对接时更加稳定;而且二者对接后支架的转运工序由“降柱解除支护状态、装载(连接)、转移、卸载、升柱恢复支护状态”五个主要步骤简化为“降柱解除支护状态、转移、升柱恢复支护状态”三个步骤,使其流程简化、工序连贯性强,转运效率高。相比传统的需要工作人员近地操作作业,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作业人员数量减少,安全性得到保障,经济效益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8),在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设有箱型主筋(11),在所述底板(8)上位于箱型主筋(11)内设有伸缩立柱(1),在所述伸缩立柱(1)的顶部设有顶梁(3),在所述伸缩立柱(1)的缸体上套设有卡箍(4),在所述箱型主筋(11)内壁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2),且两个限位板(12)位于卡箍(4)的上下两侧,每个限位板(1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箱型主筋(11)的两侧,并通过销轴与卡箍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竖直部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箱型主筋(11)的一侧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51)竖直部的一侧面连接有T形卡块(55),所述T形卡块(55)位于卡箍(4)的外侧,并卡设在两个限位板(1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位于箱型主筋(1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底座(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8),在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设有箱型主筋(11),在所述底板(8)上位于箱型主筋(11)内设有伸缩立柱(1),在所述伸缩立柱(1)的顶部设有顶梁(3),在所述伸缩立柱(1)的缸体上套设有卡箍(4),在所述箱型主筋(11)内壁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2),且两个限位板(12)位于卡箍(4)的上下两侧,每个限位板(1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箱型主筋(11)的两侧,并通过销轴与卡箍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竖直部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箱型主筋(11)的一侧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巷道单元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51)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堂,代林波,田可庆,王冠黎,张玉宝,康振伟,李鹏,李雷,郭建超,王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