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装配,特别是涉及装配工装、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伺服电机主要由壳体、定子、转子等零部件组成。其中,作业员在进行零部件装配时,作业员通常需要先将定子放置到压力机上固定,然后将壳体放置到定子上对准放正后,将壳体下压并使得定子进入壳体,实现定子的入壳压装。
2、其中,在压装壳体时,作业员需要根据经验自行调整定子与壳体之间的角度,定子和壳体之间无定位,使得定子入壳体后角度偏差大,作业员需要进行手动调整,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装配工装、伺服电机。
2、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第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装配工装,应用于伺服电机,上述伺服电机包括定子和壳体,上述装配工装包括主体、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上述主体形成有第一凹槽;上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上述主体的第一凹槽,上述第一定位件与上述定子配合,以使上述定子相对固定于上述第一凹槽内;上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上述主体远离上述第一凹槽的一侧,上述第二定位件与上述壳体配合,以使上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上述壳体。
3、可选地,上述定子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上述第一定位件为柱体,上述第一定位件插置于上述第一定位孔,以限制上述定子在上述第一凹槽内的转动。
4、可选地,上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上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上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上述第二定位孔,上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上述定子,以使上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上
5、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上述第一凹槽的凸起,上述定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上述第二凹槽与上述凸起配合,以使上述定子相对固定于上述第一凹槽内并限制上述定子的转动。
6、可选地,上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上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上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上述第二定位孔,上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上述定子,以使上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上述壳体。
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第二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伺服电机,上述伺服电机通过如上的装配工装组合而成,上述伺服电机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转子。上述壳体设有容纳空间;上述定子设置于上述壳体并位于上述容纳空间内,上述定子用于形成电磁场;上述转子围绕设置于上述定子,上述转子用于在上述电磁场下沿预设方向转动。
8、可选地,上述壳体形成有一开孔,上述开孔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以使上述定子通过上述开孔进入上述壳体,上述壳体远离上述开孔的侧壁上形成有贯穿的第二定位孔,上述第二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上述定子的进入方向平行。
9、可选地,上述伺服电机与外部的三相电源连接,上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上述定子绕组缠绕设置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外侧壁上;其中,上述定子绕组与上述三相电源连通,上述定子绕组用于产生上述电磁场。
10、可选地,上述定子铁芯由均分的多个铁芯圆周拼接而成,上述定子铁芯沿轴线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上述第一定位孔用于与上述装配工装配合以实现上述定子的固定。
11、可选地,上述伺服电机还包括出线组件,上述出线组件设置于上述壳体远离上述定子的一侧,上述出线组件通过引线与上述定子连接;其中,上述定子以预设角度与上述壳体装配,上述出线组件的引线长度位于预设区间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装配工装、伺服电机,该装配工装包括主体、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主体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主体的第一凹槽,第一定位件与定子配合,以使定子相对固定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定位件设置于主体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第二定位件与壳体配合,以使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壳体。本申请的装配工装通过第一定位件与定子配合、通过第二定位件与壳体配合,使得在对壳体进行压装时,定子能够以预设角度压入壳体内,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由于压入角度偏大导致的调整操作,减少作业员的操作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定子和壳体,所述装配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为柱体,所述第一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限制所述定子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所述定子,以使所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凸起,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以使所述定子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限制所述定子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所述定子,以使所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所述壳体。
6.一种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一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以使所述定子通过所述开孔进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孔的侧壁上形成有贯穿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定子的进入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与外部的三相电源连接,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缠绕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由均分的多个铁芯圆周拼接而成,所述定子铁芯沿轴线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所述装配工装配合以实现所述定子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还包括出线组件,所述出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出线组件通过引线与所述定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定子和壳体,所述装配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为柱体,所述第一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限制所述定子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所述定子,以使所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入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凸起,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以使所述定子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限制所述定子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柱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壳体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并沿轴向靠近所述定子,以使所述定子以预设角度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孙西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