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64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2
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进口引入管,进口引入管的一端设于外壳体的内部,进口引入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底部设有旋流导流器,旋流导流器的内部设有旋涡室,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上部管接头,外壳体和排气管均设置为同心的圆桶型。旋涡室的内部设有螺旋回转片,螺旋回转片的角度设置为15°,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支承法兰,集粉斗设于支承法兰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煤粉的二次携带,又不会影响内涡气流的通过,使内涡和外涡更加稳定,可以防止煤粉结拱搭桥的情况,避免积粉带来的安全隐患,下部的圆板结构和中间的连接固定圆钢管可以打散煤粉,避免煤粉聚集,防止煤粉结拱搭桥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厂制粉系统风粉分离,具体是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


技术介绍

1、细粉分离器是中储式制粉系统一个重要设备,主要作用是粉体从气固系统中分离出来,其广泛利用于电厂、水泥行业、化工、冶金等行业。目前,细粉分离技术是传统的旋风分离技术,即切线入口进入,经离心分离粉体从底部分离出来。

2、但现有分离器存在以下问题:

3、a、因细粉分离器独特的分离方式,在内部形成内外两种反方向的涡体,外涡旋转向下,内涡旋转向上。在细粉分离器底部,外涡向内涡渐变的区域,容易卷吸已经分离到内壁的粉体,造成二次携带,降低分离器效率。

4、b、因分离效率低,导致上部管接头出口乏气带粉量大。三次风带粉量大,容易导致使得三次风的温度降低,降低炉膛烟气的温度。同时,因为三次风中带粉,所以着火温度降低,着火延迟,火焰中心上移,使得排烟温度上升。三次风带粉过大还会使得此部分煤粉燃烧不充分,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增加。同样,三次风带粉严重,启停制粉系统时,锅炉负荷波动大,主再热气温影响也较大,增加平时运行时的调节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2)和进口引入管(1),所述进口引入管(1)的一端设于外壳体(2)的内部,所述进口引入管(1)的另一端设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的底部设有旋流导流器(3),所述旋流导流器(3)的内部设有旋涡室(4),所述排气管(6)的顶部设有上部管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和排气管(6)均设置为同心的圆桶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室(4)的内部设有螺旋回转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2)和进口引入管(1),所述进口引入管(1)的一端设于外壳体(2)的内部,所述进口引入管(1)的另一端设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的底部设有旋流导流器(3),所述旋流导流器(3)的内部设有旋涡室(4),所述排气管(6)的顶部设有上部管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和排气管(6)均设置为同心的圆桶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室(4)的内部设有螺旋回转片(5),所述螺旋回转片(5)的角度设置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减少细粉分离器底部二次携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设有支承法兰(11),所述集粉斗(10)设于支承法兰(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斌罗瑞杜洪利王栎钧邓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投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