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364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除霜换热管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机组件和控制器;通过在除霜换热管组的下端和中上端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检测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控制器接收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并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风机组件,以及控制除霜程序的结束。实现对换热器的充分除霜,避免热量的浪费,实现高效除霜,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它以逆卡诺循环方式将低品位的热源转变为高品位热源,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能得到较大的供热量,有效地利用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达到节能目的。

2、空气源热泵系统在除霜过程中,高温制冷剂从汇总管进入蒸发器后,再从毛细管流出,汇总管分成多路,由于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容易积聚在翅片式换热器上部分,导致除霜的能量集中作用在上部分,进而出现换热器上部分快速完成除霜,甚至导致系统高压报警,但下面部分除霜不彻底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霜效率不均,导致翅片下部除霜不彻底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除霜换热管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机组件和控制器;沿竖直方向,所述除霜换热管组盘绕于所述换热器的外周,所述除霜换热管组内流动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除霜换热管组的下端以适于监测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除霜换热管组的中部或上部以适于监测第二温度参数;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换热器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上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启动和关停。

4、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沿竖直方向,在除霜换热管组的下端和中上端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检测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其中第一温度参数为除霜换热管组的下端管壁温度,第二温度参数为除霜换热管组的上端或中端管壁温度,控制器接收第一温度参数和第二温度参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温度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风机组件,从而降低除霜换热管组中上端的温度和高压,以避免温度以及压力过高导致高压报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温度参数控制除霜程序的结束。该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除霜换热管组的中上端管壁温度和下端管壁温度,并控制风机组件的启动和关闭,以避免除霜换热管组的中上端管壁温度过高而下端管壁温度未达到除霜温度,中上端管壁温度导致的高压报警以致使系统的除霜程序关闭,影响除霜的均一性,导致换热器除霜不彻底的情况。以实现对换热器的充分除霜,避免热量的浪费,实现高效除霜,降低能耗。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汇总管,所述除霜换热管组包括多根盘管,所述多根盘管均与所述汇总管连接,多个所述盘管通过所述汇总管并联设置。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盘管设有十八根,自上而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第十八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三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二温度参数。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探针式温度传感器。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比较以控制除霜程序的关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以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关闭。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除霜状态下,所述第一风机关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启停。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控制器输出除霜指令,换热介质流经所述除霜换热管组;

13、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第一温度参数,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第二温度参数,并实时反馈至控制器;

14、所述控制器内设置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并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比较,当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风机组件启动;

15、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并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比较,当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除霜程序结束。

16、具有如下优点:该控制方法通过第二温度参数控制风机组件的启停,以避免除霜换热管组的中上端管壁温度过高而下端管壁温度未达到除霜温度,中上端管壁温度导致的高压报警以致使系统的除霜程序关闭,影响除霜的均一性,导致换热器除霜不彻底的情况。实现了对换热器的均匀除霜,避免热量的浪费,实现高效除霜,降低能耗。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内设有时间阈值,当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除霜程序结束。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时间阈值为20-30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总管(4),所述除霜换热管组(2)包括多根盘管,所述多根盘管均与所述汇总管(4)连接,多个所述盘管通过所述汇总管(4)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设有十八根,自上而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于第十八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于第三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二温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为探针式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比较以控制除霜程序的关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以控制所述风机组件(3)的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包括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除霜状态下,所述第一风机(31)关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控制所述第二风机(32)的启停。

8.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有时间阈值,当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除霜程序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阈值为20-30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总管(4),所述除霜换热管组(2)包括多根盘管,所述多根盘管均与所述汇总管(4)连接,多个所述盘管通过所述汇总管(4)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设有十八根,自上而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于第十八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于第三根所述盘管上,以适于监测所述第二温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为探针式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比较以控制除霜程序的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丹庆金冰凌吴光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