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426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外框和副框;所述外框断面设置为五腔体结构;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断桥条;所述副框断面设置为三腔体结构;所述第七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断桥条;所述下框架内设置有副窗框;内框;所述内框包括纱窗框和玻璃框;所述纱窗框铰接设置在上框架内侧;所述玻璃框铰接设置在上框架外侧;通过设置多层断条工艺,使得窗扇能够得到减少共振的功能,增加窗扇的隔音性能;并且能够提高保温效果;通过设置外框和内框的多腔体工艺,使得外框能够增加结构强度,提高产品的抗风性能,副框增加隔热和隔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型材结构,特别是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塑钢门窗是以聚氯乙烯(u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用于制作门窗的钢型材由于强度高,耐火性能好,被用于高档、防火的安全门窗,但相对于无机建材而言,其导热过快,保温性能较差,在出现火灾时,通过其热传导也可以烘烤或点燃隔壁的物品,导致火灾蔓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国家公安消防部门对公共区域防灾减灾的重视,建筑材料的防火减灾设计凸显重要。

2、目前现有的平开窗型材结构多为单腔室结构,内部无填充物,使得再层数较高的楼层安装时,受到风的吹动会产生共振,使得增加噪音,并且由于单腔体的结构特效,单层腔体温度散发过快,无法将温度长时间保持,导致保温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平开窗型材结构多为单腔室,导致隔音保温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

2、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1);所述主框(1)包括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 所述上框架(11)包括外框(111)和副框(112); 所述外框(111)断面设置为五腔体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为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第三腔室(1113)、第四腔室(1114)和第五腔室(1115);所述第三腔室(1113)内设置有第一断桥条(113); 所述副框(112)断面设置为三腔体结构;分别为第六腔室(1121)、第七腔室(1122)和第八腔室(1123); 所述第七腔室(1122)内设置有第二断桥条(114); 所述下框架(12)内设置有副窗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1);所述主框(1)包括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 所述上框架(11)包括外框(111)和副框(112); 所述外框(111)断面设置为五腔体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为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第三腔室(1113)、第四腔室(1114)和第五腔室(1115);所述第三腔室(1113)内设置有第一断桥条(113); 所述副框(112)断面设置为三腔体结构;分别为第六腔室(1121)、第七腔室(1122)和第八腔室(1123); 所述第七腔室(1122)内设置有第二断桥条(114); 所述下框架(12)内设置有副窗框(121); 内框(2);所述内框(2)包括纱窗框(21)和玻璃框(22); 所述纱窗框(21)铰接设置在上框架(11)内侧;所述纱窗框(21)位于第六腔室(1121)底部; 所述玻璃框(22)铰接设置在上框架(11)外侧;所述玻璃框(22)位于第七腔室(1122)和第八腔室(112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框(21)四角设置为倒角,且倒角角度为5度;所述纱窗框(21)内侧设置为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丝特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