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339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pH荧光探针溶液分别与待测样品和pH标准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在653nm的激发波长下,检测样品在950‑1150nm范围内的近红外荧光光谱;pH荧光探针溶液包括(7,5)‑SWCNT、胆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以pH值为横坐标,以波长位移为纵坐标,对pH标准溶液的检测数据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pH;或,以pH值为横坐标,以1036nm处的荧光强度F<subgt;1036</subgt;与1055nm处的荧光强度F<subgt;1055</subgt;的比值F<subgt;1036</subgt;/F<subgt;1055</subgt;作为纵坐标,对pH标准溶液的检测数据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ph值在生物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是反映体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生理参数,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稳态、调节代谢活动以及保持酶活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ph值的准确和快速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2、目前ph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核磁共振(nmr)法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等方法。然而,它们因对样品要求高、仪器昂贵、操作复杂和灵敏度低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们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基于光学原理的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检测方法,由于其具有实时监测、操作简便、非破坏性以及高灵敏度等优点,已成为ph检测的重要手段。

3、然而,传统的一维荧光探针,主要通过监测单一参数来研究样品性质,容易受到光照和背景荧光等因素的干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挑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二维ph检测方法,用于满足多种复杂环境下的ph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二维ph检测方法,该方法同时监测荧光强度和波长位移两个参数,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有望满足多种复杂环境下的ph检测需求。</p>

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a)将ph荧光探针溶液分别与待测样品和ph标准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在653nm的激发波长下,检测样品在950-1150nm范围内的近红外荧光光谱;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包括(7,5)-swcnt、胆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5、(b)以ph值为横坐标,以波长位移为纵坐标,对ph标准溶液的检测数据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ph;

6、或,以ph值为横坐标,以1036nm处的荧光强度f1036与1055nm处的荧光强度f1055的比值f1036/f1055作为纵坐标,对ph标准溶液的检测数据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ph。

7、本专利技术利用单一手性swcnts表面的表面活性剂层在不同ph条件下的重新排布,导致其亲疏水性变化,从而引起近红外荧光光谱波长的变化。同时,swcnts在不同极性环境下的偶极矩和能级变化,会引起荧光强度的改变,从而实现对溶液环境ph的检测。这种方法结合了荧光技术的实时性和高灵敏度,并利用荧光波长位移和信号强度变化的双重信息,提高了ph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8、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中(7,5)-swcnt的浓度为0.1-1.5mg/ml,优选为0.2-0.6mg/ml;其中,0.1-1.5mg/ml例如可以是0.1mg/ml、0.2mg/ml、0.4mg/ml、0.6mg/ml、0.8mg/ml、1.0mg/ml、1.2mg/ml、1.4mg/ml或1.5mg/ml等。

9、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中胆酸钠的终浓度为0.4%-1.6%,优选为0.3%-0.6%;其中,0.4%-1.6%例如可以是0.4%、0.6%、0.8%、1.0%、1.2%、1.4%或1.6%等。

10、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终浓度为0.4%-1.6%,优选为0.3%-0.6%;其中,0.4%-1.6%例如可以是0.4%、0.6%、0.8%、1.0%、1.2%、1.4%或1.6%等。

11、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会影响swcnts的uv-vis-nir吸收光谱的峰值波长。本专利技术探讨了(7,5)-swcnt在含有胆酸钠(s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e11吸光度变化。在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分别对ph值为6.50和8.00的样品进行了uv-vis-nir吸收光谱和近红外荧光光谱的测量。选取在950-1100nm波长范围内的e11的特征峰来分析uv-vis-nir吸收光谱的偏移,并同时考察了950-1150nm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选择0.6% sds和0.4% sc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进行后续的ph传感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12、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体系中(7,5)-swcnt的终浓度为0.005-0.075mg/ml,优选为0.01-0.03mg/ml;其中,0.005-0.075mg/ml例如可以是0.005mg/ml、0.01mg/ml、0.02mg/ml、0.03mg/ml、0.04mg/ml、0.05mg/ml、0.06mg/ml、0.07mg/ml或0.075mg/ml等。

13、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ph标准溶液的ph值在4.00-9.50范围内,4.00-9.50例如可以是4.00、5.00、6.00、7.00、8.00、9.00或9.50等。

14、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ph标准溶液包括:pb缓冲溶液。

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b缓冲溶液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6、将10mm nah2po4和10mm na2hpo4按1:4的体积比混合,得到ph=7.40的pb缓冲溶液。采用naoh和hcl调节ph,以获得ph值在4.00-9.50范围内的pb缓冲溶液。

17、本专利技术中,在pb缓冲中探针的荧光信号更加稳定,荧光响应更明显。

18、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20min-48h,例如可以是20min、1h、4h、6h、8h、10h、20h、30h、40h或48h等。

19、本专利技术中,对混合反应的时间进行了考察,不同ph环境下的样品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在48h以内,所有测试的ph条件下,近红外荧光光谱的波长位移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选择了20min作为检测的间隔时间。随着时间延长至96h时,ph值为6.50和7.00的pb缓冲溶液中样品的近红外荧光光谱波长位移保持相对稳定,而ph值为8.00时波长位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表明其稳定性降低。因此,确定了(7,5)-swcntph荧光探针的最佳检测间隔时间为20min,并且在48h内,这种ph荧光探针的近红外荧光光谱的波长位移在不同ph条件下均保持相对稳定。

20、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为20-24℃,例如可以是20℃、21℃、22℃、23℃或24℃等。

21、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波长位移为相对于ph=7.00的ph标准溶液与ph荧光探针溶液反应后的特征峰波长的波长偏移量。

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中(7,5)-SWCNT的浓度为0.1-1.5mg/mL,优选为0.2-0.6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体系中(7,5)-SWCNT的终浓度为0.005-0.075mg/mL,优选为0.01-0.03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20min-48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波长位移为相对于pH=7.00的pH标准溶液与pH荧光探针溶液反应后的特征峰波长的波长偏移量;

6.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荧光探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与检测样品发生反应的荧光探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荧光探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溶液中(7,5)-SWCNT的终浓度为0.1-1.5mg/mL,优选为0.2-0.6mg/mL;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荧光探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9.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荧光探针传感器;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荧光探针传感器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试剂盒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在pH检测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ph荧光探针溶液中(7,5)-swcnt的浓度为0.1-1.5mg/ml,优选为0.2-0.6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体系中(7,5)-swcnt的终浓度为0.005-0.075mg/ml,优选为0.01-0.03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20min-48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7,5)-swcnt的ph近红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波长位移为相对于ph=7.00的ph标准溶液与ph荧光探针溶液反应后的特征峰波长的波长偏移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王乐乐李兰英曹晓迪闻艳丽曹梅霞陶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上海测试中心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上海市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