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382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具有信号传输作用的外导体弹性接触件,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在外导体外壳的浮动接触端外侧,所述外壳的空腔中设有绝缘体;内导体包括中心针和具有信号传输作用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中心针固定在绝缘体形成的空间内,中心针一端从外壳的焊接端端面伸出,另一端与内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在受到轴向压缩时,其轴向方向发生形变,而径向方向不发生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射频信号传输质量的前提下,简化连接器的结构组成,减小连接器的体积,满足设备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通讯领域中,板间射频连接器主要是应用于设备中射频模块连接的场景中,与传统的射频组件的连接模式相比,板间射频连接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和可靠,更能契合无线设备市场中尺寸更小,价格更低的发展趋势。尺寸的减小意味着可以节省空间、减轻重量以及为系统其他设计留下更多的余量。

2、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板间射频连接器结构是将传统的小型板对板连接器排列在板间,目前传统小型的板对板射频连接器,如mcx,不允许任何容差,特别是板对板轴向距离容差,之后开发的标准smp、mmbx等板对板同轴连接器能够允许有限容差,被广泛的使用。如图1所示,smp板对板射频连接器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两个分别安装于两块pcb板01或模块上的插座02,一个连接两个插座02的转接器03,一般转接器03一端以推入卡紧方式与另一个插座形成固定的“半永久式”连接,有较大配合保持力;转接器的另一端以滑入方式与另一个插座配合,配合保持力较小,同时这一端可以提供有限的容差。目前这种结构形式存在插入力过大,这对pcb板的结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每个单独的通道由三个连接器组成,拆装麻烦,体积较大不利于设备小型化、集成化。

3、再如图1所示,转接器03两端为了获得相应的弹力,采用弹片结构,弹片之间设有间隔的劈槽,这样对于任一端的周向上,都不再是连续的整圆结构,非整圆结构的外导体在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传输中,无法对射频信号起到隔离保护,存在信号泄露及干扰的情况,因此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p>4、图1所示结构的板间射频连接器的浮动距离是转接器03和插座02滑动实现的,在滑动中,内外导体与绝缘体形成特定的形状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会有不利的影响。

5、另一种常见的板间射频连接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将中心导体04是弹簧针的板间连接器装进特制腔体中,中心导体用弹簧针04保持接触,外导体使用导电胶05或弹片保持接触,这种方式由于导电胶05压缩后的形状无法控制,作为参与信号传输的导体,这种形状尺寸的变化,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导电胶05恢复初始状态较差,无法多次使用,此外弹簧针04成本较高,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

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性能更加可靠的板间射频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通过对连接器结构的优化,在保证射频信号传输质量的前提下,简化连接器的结构组成,减小连接器的体积,满足设备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还包括外导体弹性接触件,所述外导体包括外壳,外壳一端为浮动接触端,另一端为固定接触端,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在所述的浮动接触端外侧,用于和pcb板接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导体的空腔,空腔中设置有用于隔离外导体和内导体的绝缘体;所述内导体包括中心针和具有信号传输作用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中心针固定在绝缘体形成的空间内,中心针一端从所述外壳的固定接触端端面伸出,另一端与内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内导体弹性接触件的接触端伸向所述外壳的浮动接触端,用于和pcb板接触,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在受到轴向压缩时,其轴向方向发生形变,而径向方向不发生形变。

3、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内导体使用只能轴向变形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在内导体被压缩时,不会影响内导体的形状,也不会挤压绝缘体,不会影响绝缘体的形状和尺寸,从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参与了射频信号的传输,因此使得内导体及连接器具有更好的射频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弹簧需要使用额外的结构件才可以参与射频信号的传输,本专利技术在具有良好射频信号传输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浮动接触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心导向柱,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包括接触头和弹性件,所述接触头为整圆结构,所述接触头滑动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的外柱面上,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接触头和外壳上。

5、其有益效果是:所述接触头和空心导向柱滑动接触,可以实现外导体在两个pcb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接触头作为参与信号传输的导体,其形状尺寸不发生变化,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弹性件又可以为接触头提供弹力,保证了接触头与pcb板的可靠接触;接触头为整圆结构,意味着接触头周向上没有劈槽、缺口等间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在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传输中,可以对射频信号起到隔离保护,避免信号泄露及干扰;而常规连接器上作为外壳弹性接触的弹片,由于弹性性能的要求,需要劈槽,破坏了弹片外周面的形状,不属于整圆结构,在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传输中无法隔离保护射频信号,存在信号泄漏及干扰的情况。

6、进一步的,所述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包括能够传输射频信号的弹性体和浮动针头,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针和浮动针头固定连接,浮动针头伸出所述空心导向柱;所述接触头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接触头的接触面不低于所述浮动针头。

7、其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内导体弹性接触件的具体结构,能够传输射频信号的弹性体不仅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弹性,还可以参与射频信号的传输,并且在浮动针头受到pcb板的挤压时,弹性体径向尺寸不发生变化,绝缘体径向尺寸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对信号传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接触头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接触头的接触面不低于所述浮动针头,则可以保护浮动针头免受磕碰损坏。

8、具体的,所述弹性体为毛纽扣、弹片或弹簧针。

9、其有益效果是:给出多种符合要求的弹性体结构形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心导向柱和所述的接触头连接。

11、其有益效果是:以弹簧为弹性件可以提供足够的弹力支撑接触头,并且弹簧稳定性好,可以多次使用。

12、根据内导体的设置数量,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分为单通道连接器和多通道连接器。

13、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不仅适用于单通道连接器,还适用于多通道连接器,应用范围广。

14、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安装有轴向限位件,接触头与轴向限位件滑动连接,由轴向限位件上的限位头对接触头轴向限位;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头和外壳抵接。

15、其有益效果是:利用轴向限位件对接触头轴向限位,避免接触头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空心导向柱脱离。

16、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为多通道连接器,并共用一个接触头和一个弹簧。

17、其有益效果是:接触头和弹簧共用,可以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连接器的结构。

18、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套,弹性套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外侧,弹性套端面与所述接触头连接。

19、其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套为接触头与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1)和内导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所述外导体(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一端为浮动接触端,另一端为固定接触端,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连接在所述的浮动接触端外侧,用于和PCB板接触,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导体(2)的空腔,空腔中设置有用于隔离外导体(1)和内导体(2)的绝缘体(5);所述内导体(2)包括中心针(201)和具有信号传输作用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中心针(201)固定在绝缘体(5)形成的空间内,中心针(201)一端从所述外壳(101)的固定接触端端面伸出,另一端与内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内导体弹性接触件的接触端伸向所述外壳(101)的浮动接触端,用于和PCB板接触,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在受到轴向压缩时,其轴向方向发生形变,而径向方向不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浮动接触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心导向柱(102),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包括接触头(301)和弹性件,所述接触头(301)为整圆结构,所述接触头(301)滑动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的外柱面上,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接触头(301)和外壳(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包括能够传输射频信号的弹性体和浮动针头(203),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针(201)和浮动针头(203)固定连接,浮动针头(203)伸出所述空心导向柱(102);所述接触头(301)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接触头(301)的接触面不低于所述浮动针头(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毛纽扣(202)、弹片或弹簧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02),弹簧(302)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上,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空心导向柱(102)和所述的接触头(3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根据内导体(2)的设置数量,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分为单通道连接器和多通道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轴向限位件,接触头(301)与轴向限位件滑动连接,由轴向限位件上的限位头对接触头(301)轴向限位;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02),弹簧(302)套设在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头(301)和外壳(10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为多通道连接器,并共用一个接触头(301)和一个弹簧(30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套(308),弹性套(308)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外侧,弹性套(308)端面与所述接触头(30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301)上设置有安装槽(304),安装槽(304)的槽口朝向所述空心导向柱(102),安装槽(304)内设置有簧片(303),簧片(303)一端抵接在安装槽(304)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接在空心导向柱(102)的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浮动接触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心导向柱(102);所述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包括能够传输射频信号的弹性体和浮动针头(203),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针(201)和浮动针头(203)固定连接,浮动针头(203)伸出所述空心导向柱(102);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为导电胶垫(306),导电胶垫(306)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外侧;当导电胶垫(306)不受外力挤压时,导电胶垫(306)的端面与所述浮动针头(203)的端部齐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毛纽扣(202)、弹片或弹簧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弹性接触件为能够轴向形变的内导体接触弹片(204),内导体接触弹片(204)的连接端与所述中心针(201)连接;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为能够轴向形变的外导体接触弹片(305),外导体接触弹片(305)的连接端与所述外壳(101)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接触弹片(204)和外导体接触弹片(305)均为弯折弹片,并且内导体接触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1)和内导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所述外导体(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一端为浮动接触端,另一端为固定接触端,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连接在所述的浮动接触端外侧,用于和pcb板接触,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导体(2)的空腔,空腔中设置有用于隔离外导体(1)和内导体(2)的绝缘体(5);所述内导体(2)包括中心针(201)和具有信号传输作用的内导体弹性接触件,中心针(201)固定在绝缘体(5)形成的空间内,中心针(201)一端从所述外壳(101)的固定接触端端面伸出,另一端与内导体弹性接触件连接,内导体弹性接触件的接触端伸向所述外壳(101)的浮动接触端,用于和pcb板接触,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在受到轴向压缩时,其轴向方向发生形变,而径向方向不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浮动接触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心导向柱(102),所述外导体弹性接触件(3)包括接触头(301)和弹性件,所述接触头(301)为整圆结构,所述接触头(301)滑动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的外柱面上,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接触头(301)和外壳(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弹性接触件包括能够传输射频信号的弹性体和浮动针头(203),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针(201)和浮动针头(203)固定连接,浮动针头(203)伸出所述空心导向柱(102);所述接触头(301)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接触头(301)的接触面不低于所述浮动针头(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毛纽扣(202)、弹片或弹簧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02),弹簧(302)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上,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空心导向柱(102)和所述的接触头(3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根据内导体(2)的设置数量,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分为单通道连接器和多通道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轴向限位件,接触头(301)与轴向限位件滑动连接,由轴向限位件上的限位头对接触头(301)轴向限位;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02),弹簧(302)套设在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头(301)和外壳(10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间射频连接器为多通道连接器,并共用一个接触头(301)和一个弹簧(30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套(308),弹性套(308)套设在所述空心导向柱(102)外侧,弹性套(308)端面与所述接触头(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龙陈明李卫可高剑张志中吉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