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输,特别涉及一种运输模具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元素检测技术中,需要对元素样品粉碎成粉末来进行检测,在检测之前需要运输元素样品,通常元素样品是存放于模具内的,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将模具运输至磨粉机的出料端正下方、工作台面以及样品推送机构的推送端处。然而现有采用直线移动单元夹持模具将模具运输至磨粉机的出料端正下方、工作台面以及样品推送机构的推送端处,这种运输方式存在运输量少,运输模具精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支架单元,具有一个固定空间;
3、容纳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附近,且其具有沿轴向方向设置开口的容纳空间以容纳模具;
4、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的顶端,且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上方以检测所述模具是否被运输至所述容纳空间外;
5、以及驱动单元,以螺旋方式升降设置在所述固定空间内,且其具有一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且所述升降模组对准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以使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升降模组上升将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模具托运至所述容纳空间外。
6、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螺接的传动模组和移动台,所述传动模组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升降模组设置于所述移动台一侧上。
7、可选的,所述传动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移动台套设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电
8、可选的,所述传动模组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内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移动台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上。
9、可选的,在所述移动台上设有第一滑孔、螺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一滑孔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螺孔配合,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二滑孔配合,所述螺孔位于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之间。
10、可选的,所述容纳单元包括多个具有间隔且层叠设置的固定块和多个支撑杆,层叠的所述固定块在同一位置设有通孔,且在所述通孔的同一侧设有所述开口,以使所述升降模组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穿过相邻所述固定块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其中,多个所述支撑杆隔位于所述固定块的边缘表面上。
11、可选的,间隔且层叠设置的顶层所述固定块的所述通孔孔径大于底层所述固定块上的所述通孔孔径,且除底层所述固定块上的所述通孔孔径外其他所有的所述固定块上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模具的外径。
12、可选的,所述升降模组包括升降杆和升降块,所述升降块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端部,且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容纳空间对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开口对准。
13、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固定空间的边缘顶端。
14、可选的,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固定空间,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侧边缘上,所述驱动单元部分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15、本专利技术的运输模具的装置,通过容纳单元设置的容纳空间,由于容纳空间的存储空间较大,因此能存放更多的模具,还增加了整个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驱动单元配合检测单元运输容纳空间内的模具,使得升降模组升降运输出的模具点位更加精准,在加上驱动单元为螺旋升降传动升降模组升降,使得传动精度更高,以便于后期机械手能够准确的抓取相关模具。
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相螺接的传动模组(42)和移动台(43),所述传动模组(42)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所述升降模组(41)设置于所述移动台(43)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42)包括相连接的电机(421)和丝杆(422),所述丝杆(422)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所述移动台(43)套设于所述丝杆(422)上,所述电机(421)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42)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的第一滑杆(423)和第二滑杆(424),所述丝杆(422)位于所述第一滑杆(423)和所述第二滑杆(424)之间,所述移动台(43)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423)和所述第二滑杆(4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台(43)上设有第一滑孔、螺孔和第二滑孔,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单元(2)包括多个具有间隔且层叠设置的固定块(23)和多个支撑杆(25),层叠的所述固定块(23)在同一位置设有通孔(26),且在所述通孔(26)的同一侧设有所述开口(21),以使所述升降模组(41)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25)穿过相邻所述固定块(23)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22),其中,多个所述支撑杆(25)间隔位于所述固定块(23)的边缘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且层叠设置的顶层所述固定块(23)的所述通孔(26)孔径大于底层所述固定块(23)上的所述通孔(26)孔径,且除底层所述固定块(23)上的所述通孔(26)孔径外其他所有的所述固定块(23)上的通孔(26)孔径大于所述模具(5)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41)包括升降杆(412)和升降块(413),所述升降块(413)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12)的端部,且所述升降块(413)与所述容纳空间(22)对准,所述升降杆(412)与所述开口(21)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3)包括相连接的控制器(32)和传感器(31),所述控制器(32)和所述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传感器(31)位于所述固定空间(10)的边缘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元(1)包括支撑座(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所述第一支撑部(1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1)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固定空间(10),所述检测单元(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的外侧边缘上,所述驱动单元(4)部分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支撑部(1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相螺接的传动模组(42)和移动台(43),所述传动模组(42)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所述升降模组(41)设置于所述移动台(43)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42)包括相连接的电机(421)和丝杆(422),所述丝杆(422)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所述移动台(43)套设于所述丝杆(422)上,所述电机(421)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42)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10)内的第一滑杆(423)和第二滑杆(424),所述丝杆(422)位于所述第一滑杆(423)和所述第二滑杆(424)之间,所述移动台(43)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423)和所述第二滑杆(4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台(43)上设有第一滑孔、螺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杆(423)和所述第一滑孔配合,所述丝杆(422)与所述螺孔配合,所述第二滑杆(424)和所述第二滑孔配合,所述螺孔位于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单元(2)包括多个具有间隔且层叠设置的固定块(23)和多个支撑杆(25),层叠的所述固定块(23)在同一位置设有通孔(26),且在所述通孔(26)的同一侧设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李秀彬,易韶华,郑浩,甘新科,李怀军,戴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