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1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在絮凝腔设置两个气囊,并通过液压气缸向两个气囊间歇式的提供气流进行胀大以及吸回气流进行缩小,使得两个气囊在胀大和缩小的过程中改变与絮凝腔侧壁的空间大小,对流经的废水进行冲击,从而使得废水的紊流增强,提高废水中杂质与凝絮剂的接触,增大废水中絮体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提高废水中絮体的自重沉淀效率,同时,在气囊进行胀大与缩小的过程中,气囊的胀大将增大浮力,气囊的缩小将减小浮力,并配合废水向下的冲击力,使得气囊在废水中沉浮不定,并进行晃动,从而使得气囊周边的废水受到的搅动效果更强,进一步的提高废水中大体积絮体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时,需要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涂装和清洗等表面处理,这些表面处理需要通过液态的化学药液完成,工业废水的生成不可避免,这些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一般需要经过格栅、沉淀池、气浮、中和池等处理步骤。

2、其中,有一种倾斜板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小,沉淀效果好,更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自身对废水的处理,它主要是通过在沉淀池内架设多组倾斜式的倾斜板,此时水流在斜板间流动时,由于水力半径很小,雷诺数较低(一般在200左右),水流呈现层流状态,增大废水的沉淀面积,这种层流状态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减少了水流紊乱对沉淀的干扰,使得絮体向上流动时也倾斜向处于下方的倾斜板的方向流动,直至絮体落在倾斜板上,从而加快废水中絮体的沉淀。

3、但是现有的倾斜板式沉淀池,直接就将投放了凝絮剂的废水输入沉淀池,此时废水中的絮体体积小重量轻,依靠自重的沉淀效果差,同时沉淀在倾斜板上的絮体会越积越多,将影响废水的上涌,影响絮体的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和沉淀池(1)内均布的倾斜板(22),所述沉淀池(1)包括内部开设的絮凝腔(2)、积泥区(3)、沉淀区(4)和积液区(6),所述沉淀池(1)的顶端开设有两条对称的引流槽(5)与积液区(6)接通,所述沉淀区(4)的顶部与引流槽(5)之间开设有连通的均布的溢流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腔(2)位于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积液区(6)位于絮凝腔(2)和沉淀区(4)的中间,所述积泥区(3)位于沉淀区(4)的下方,所述絮凝腔(2)的底部与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和沉淀池(1)内均布的倾斜板(22),所述沉淀池(1)包括内部开设的絮凝腔(2)、积泥区(3)、沉淀区(4)和积液区(6),所述沉淀池(1)的顶端开设有两条对称的引流槽(5)与积液区(6)接通,所述沉淀区(4)的顶部与引流槽(5)之间开设有连通的均布的溢流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腔(2)位于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积液区(6)位于絮凝腔(2)和沉淀区(4)的中间,所述积泥区(3)位于沉淀区(4)的下方,所述絮凝腔(2)的底部与积泥区(3)的顶部之间开设有横向相通的连通腔,所述积泥区(3)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气缸(12)的中部设置有分隔层(13)将液压气缸(12)分为上方的第一气缸(14)和下方的第二气缸(15),所述液压气缸(12)内设置有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杆(16)贯穿分隔层(13),所述活塞杆(16)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活塞(161),处于上方的活塞(161)位于第一气缸(14)内,处于下方的活塞(161)位于第二气缸(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4)通过内部的活塞(161)分为上方的气腔ⅰ和下方的液腔ⅰ,所述第二气缸(15)通过内部的活塞(161)分为上方的液腔ⅱ和下方的气腔ⅱ,所述第一气缸(1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气腔ⅰ接通的气阀ⅰ(17)和与液腔ⅰ接通的液阀ⅰ(18),所述第二气缸(1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液腔ⅱ接通的液阀ⅱ(19)和与气腔ⅱ接通的气阀ⅱ(20),用于控制两个气囊(8)进行间歇式的缩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用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腔(2)的底部设置有均布的平流板(10),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均布的消能板(11),相邻所述消能板(11)交错分布,用于消解废水的动能并进一步的提高絮体的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吕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司耐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