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组件、平板天线、层叠天线和通信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1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电组件、平板天线、层叠天线和通信终端,本申请提供的馈电组件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第一通路的一端与第二通路的一端相连并形成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一输出端口,第一通路的另一端与第二通路的另一端相连并形成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输入端口设于第一通路,且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相同,第二输入端口设于第二通路,且从第二输入端口输入的电信号在第一输出端口的相位和从第二输入端口输入的电信号在第二输出端口的相位之差为180°。本申请提供的馈电组件具有可由两路天线信号复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平板天线,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馈电组件、平板天线、层叠天线和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1、定向天线通过馈电网络激励辐射体发出定向射频信号,相关技术中的定向天线设计中因为无法解决端口之间的隔离问题,使馈电网络无法复用,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定向天线波束覆盖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电组件、平板天线、层叠天线和通信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馈电网络无法复用导致定向天线波束覆盖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电组件。

3、本申请提供的馈电组件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一端相连并形成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另一端相连并形成用于输出电信号的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设于所述第一通路,且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均为第一设定长度,所述第一设定长度为所述电信号的半波长整数倍与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之差为所述电信号的半波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包括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所述正极端口输入的电信号的相位与所述负极端口输入的电信号的相位之差为180°,所述正极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所述负极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馈电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之差为所述电信号的半波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输入端口包括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所述正极端口输入的电信号的相位与所述负极端口输入的电信号的相位之差为180°,所述正极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所述负极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组件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通路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平行异面双线结构,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平行异面双线结构,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任意一者,且所述第二输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任意一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的宽度尺寸和所述第二通路的宽度尺寸相同。

6.一种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馈电组件和多个辐射体,所述馈电组件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馈电组件,所述馈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辐射体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树锋史煜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