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具体涉及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暖气系统通常指的是地源热泵系统或地热供暖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热交换装置。这种系统利用地球内部相对稳定的温度来加热或冷却建筑物,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这种热交换装置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系统(称为地埋管)与大地进行热交换。夏天,系统从建筑物中吸收热量并将其释放到土壤中,实现制冷;冬天,则从土壤中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给建筑物,实现供暖。
2、目前地下的节能热交换装置是一支导热的管道直接预埋在土壤中,管道内部装入导热的介质,然后在地面上将循环的管道回路连接到水箱内部,能够直接将导热介质携带的地热传递到水箱内部,或者将水箱内部的热量交换到土壤中,虽然热量传递直接,但这种节能热交换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3、在预埋管道后直接与水箱连接的结构不稳定,管道容易在土壤内部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断裂损坏等情况,而且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管道在土壤内部容易受到腐蚀,减少了节能热交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4、综上,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稳定且高安
...【技术保护点】
1.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插接有防护箱,防护箱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导热机构的底面外伸于防护箱底部,导热机构底面插接有地暖组件,导热机构顶面贯穿设置于防护箱顶面,固定架顶面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面固定有水箱,水箱侧壁连接有外接管,水箱内部贯穿设置有加热组件,导热机构顶面贯通连接有两根导管,导管外壁套接有水泵,导管顶端贯穿设置于水箱内部,导管顶端连接有散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盒、导热部件、第一升降板、齿板、齿轮、电机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插接有防护箱,防护箱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导热机构的底面外伸于防护箱底部,导热机构底面插接有地暖组件,导热机构顶面贯穿设置于防护箱顶面,固定架顶面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面固定有水箱,水箱侧壁连接有外接管,水箱内部贯穿设置有加热组件,导热机构顶面贯通连接有两根导管,导管外壁套接有水泵,导管顶端贯穿设置于水箱内部,导管顶端连接有散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盒、导热部件、第一升降板、齿板、齿轮、电机以及内热部件,保温盒固定于套壳内部,保温盒内壁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一侧设置有监测摄像头,保温盒内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板一侧开设有滑槽,限位板插接于滑槽内部,第一升降板侧壁固定有齿板,齿板关于第一升降板镜像设置有两个,保温盒外壁设置有电机,电机转动端贯穿于保温盒内部,电机转动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一侧与齿板侧壁之间啮合连接,保温盒内部设置有导热部件,导热部件连接于导管和地暖组件之间,导热部件关于保温盒竖直中线镜像设置有两组,第一升降板顶面设置有内热部件,内热部件设置于两组导热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包括第一导液环、第一导热管、第一导杆、第二导液环、套筒以及定位栓,第一导杆固定于保温盒内部,第一导杆贯穿连接于第一升降板内部,第一导杆外壁套接有第一导液环和第二导液环,第一导液环贴合于第一升降板顶面,第一导液环底面与地暖组件内部贯通连接,第二导液环顶面与导管内部贯通连接,第一导液环和第二导液环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为螺旋形结构,第一导热管套接于第一导杆外壁,第二导液环顶面固定有套筒,套筒套接于第一导杆外壁,套筒内部贯穿连接有定位栓,定位栓一端贴合于第一导杆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供水管用基于地下暖气的节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二导热管以及插地块,固定块固定于第一升降板底面,固定块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热管,第二导热管为多段折弯管道结构,第二导热管折弯顶端设置于固定块内部,第二导热管折弯底端外壁套接有插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刚,王福勇,邢会颖,许丽,王延洪,李会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伟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