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87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的顶端安装有上盖,且上盖的内部连接有内部支架,所述内部支架表面的两侧设置有雷达总成,该雷达总成由一个位于中间的毫米波PCBA板及位于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组成;所述内部支架的底部连接有主PCBA板,所述底盖的底端设置有线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成本,也降低了安装工时成本。超声波传感器相对77G或24G毫米波雷达,成本相对较低,本雷达总成中间为77G或24G毫米波雷达、两侧为超声波传感器的布置方式,既解决了传统单毫米波雷达的盲区,而相对单毫米波雷达又所增成本不高,因此其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雷达,具体为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


技术介绍

1、目前,为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采用安装在车前、车后的雷达对道路地面上的障碍物进行侦测,侦测到危险障碍物,雷达系统对汽车室内驾驶员进行报警提示。通常,中远距离采用毫米波雷达进行探测,近距离采用超声波雷达进行探测。当前汽车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通常为分体设计,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为独立的部件,在运用时,在汽车上各自安装;这导致两套系统成本相对较高,及整体安装工时成本相对较高。

2、同时,在卡车及客车上的前雷达,通常车前未配备超声波传感器,只有毫米波雷达对车前方进行探测,但是毫米波雷达本身水平探测范围为扇形,通常水平探测角度为80-150°,因此,导致毫米波雷达的左右两侧靠近车辆前保险杠的地方形成盲区,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车前未配备超声波传感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该雷达总成由一个位于中间的毫米波PCBA板(5)及位于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组成,且每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毫米波PCBA板(5)朝雷达本体正前方,探测方向与雷达本体横轴线呈90°,用于覆盖雷达总成整个探测区域的绝大部分;所述超声波传感器(6)关于毫米波PCBA板(5)呈对称分布,且左右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分别朝左右前方探测,探测方向与雷达本体横轴线皆呈15-40°,用于覆盖雷达总成整个探测区域的小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PCBA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该雷达总成由一个位于中间的毫米波pcba板(5)及位于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组成,且每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毫米波pcba板(5)朝雷达本体正前方,探测方向与雷达本体横轴线呈90°,用于覆盖雷达总成整个探测区域的绝大部分;所述超声波传感器(6)关于毫米波pcba板(5)呈对称分布,且左右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6)分别朝左右前方探测,探测方向与雷达本体横轴线皆呈15-40°,用于覆盖雷达总成整个探测区域的小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pcba板(5)的频率为77g或24g,水平探测角度为80-150°;而超声波传感器(6)的工作频率为40k-72k,水平探头角度为3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所述底盖(1)的顶端安装有上盖(2),且上盖(2)的内部连接有内部支架(4),所述内部支架(4)表面的两侧设置有雷达总成,并且超声波传感器(6)的外表面套设有超声波传感器胶套(61);所述内部支架(4)的底部连接有主pcba板(3),所述底盖(1)的底端粘贴有泡棉垫(8),该泡棉垫(8)用于对雷达固定汽车或汽车支架上的防护工作;所述底盖(1)的底端设置有线束(7),该线束(7)的顶端贯穿泡棉垫(8)和底盖(1)并与主pcba板(3)相互插合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底盖(1)一侧的两端皆开设有防呆槽(11),所述底盖(1)表面的两端皆设置有底盖箭头标识(16),所述底盖(1)表面且位于底盖箭头标识(16)的两侧共开设有四个雷达固定螺丝孔(17),所述底盖(1)表面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八个底盖螺丝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毫米波及超声波一体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的表面开设有出线孔(14)和透气孔(12),该出线孔(14)和透气孔(12)分别便于线束(7)的穿入和空气的对流功能,所述透气孔(12)的表面覆盖有防水透气膜(101),且防水透气膜(101)贴在底盖(1)的内壁上;所述底盖(1)表面且位于出线孔(14)的外侧开设有防水胶圈槽(13),该防水胶圈槽(13)的内部放置有防水胶圈(9),该防水胶圈(9)用于底盖(1)与上盖(2)合盖锁紧后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强黄金山谢继福曹建刚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优利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