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806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上料机构,涉及人工上料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机构和推动挡块,所述上料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上料槽框,且上料槽框的外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框,且底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衔接套板,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设置有衔接套板,且推动挡块设置于衔接套板的顶部。该一种人工上料机构,通过润滑组件的设计,能够把润滑油涂抹在丝杆外表面,以及衔接套板在丝杆外表面的移动,使得润滑油能够涂抹在丝杆各处,避免丝杆和衔接套板长时间使用时摩擦较大,带来较大噪音,还能够对驱动组件进行保护,延长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上料,具体为一种人工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工厂对加工件加工时,需对原材料或者所需材料进行人工上料处理,便于对加工件进行组合使用,辅助最终产品的成型。

2、但是人工上料结构在多次使用之后驱动件会因磨损导致传动性能不佳,会产生噪音或者卡顿,影响上料的速率。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有一种人工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和推动挡块,所述上料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上料槽框,且上料槽框的外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框,且底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衔接套板,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设置有衔接套板,且推动挡块设置于衔接套板的顶部,所述底框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杆进行润滑的润滑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1)和推动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上料槽框(2),且上料槽框(2)的外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底框(6),且底框(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伺服电机(701)、丝杆(702)和衔接套板(703),且伺服电机(701)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702),所述丝杆(702)的外表面螺纹设置有衔接套板(703),且推动挡块(5)设置于衔接套板(703)的顶部,所述底框(6)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杆(702)进行润滑的润滑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1)和推动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上料槽框(2),且上料槽框(2)的外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底框(6),且底框(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伺服电机(701)、丝杆(702)和衔接套板(703),且伺服电机(701)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702),所述丝杆(702)的外表面螺纹设置有衔接套板(703),且推动挡块(5)设置于衔接套板(703)的顶部,所述底框(6)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杆(702)进行润滑的润滑组件(9),所述润滑组件(9)包括转轴(902)、衔接板(903)和吸附海绵(904),且转轴(902)的外表面安装有衔接板(903),所述衔接板(903)的外表面设置有吸附海绵(9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9)还包括端板(901)和连接弹簧(905),且固定板(8)的外表面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901),所述衔接板(903)的外表面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岑欧关杰张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