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的污泥干化,具体地,涉及一种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干化后输送至干污泥仓进行储存,再经皮带输送或汽车转运至煤场与原煤掺混后进入锅炉燃烧。干污泥仓的正常工作是污泥掺烧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在部分中高纬度地区的干污泥仓无论是布置在室内或者室外,对于常规的污泥热干化,由于污泥干燥过程中,污泥内的水分在温度压力驱动下会转移至污泥表面,当干燥后的污泥从干燥机转移至干污泥仓中,由于污泥表面与污泥仓中空气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干污泥表面的水分容易扩散至干污泥仓中空气中,同时在污泥输送过程中污泥干燥机中饱和湿空气也会随着干污泥输送至干污泥仓,造成干污泥仓内空气湿度大。
2、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干污泥仓内的湿空气与外界冷空气换热降温,干污泥仓内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析出,会沿着仓壁流至干污泥仓,会造成干污泥吸水板结,造成干污泥仓内下料推力严重增加,严重时无法正常下料。此外,当干污泥仓布置于室外时,在夏季容易受到阳光曝晒,导致仓内温度升高,若干污泥未及时进行掺烧或转运,而在干污泥仓中暂存,由于污泥干化后,干污泥生物质成分增大,干污泥容易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反应,污泥挥发出有毒有害可燃性气体,增加干污泥仓运行安全风险,同时降低了干污泥生物质含量,影响干污泥可燃性品质。并且,在高温条件下干污泥会继续蒸发出污泥中的水分,导致污泥含水率降低,仓内粉尘量增大,影响周边的环境并加重除尘装置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加热回路和冷却回路,所述干污泥仓内设有温度调节管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相连通,所述干污泥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3、制冷模式,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干污泥仓内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采用所述冷却回路对所述干污泥仓制冷;以及
4、制热模式,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干污泥仓内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采用所述加热回路对所述干污泥仓制热。
5、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管路沿所述干污泥仓的高度方向呈螺旋状布置,且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由上至下排布逐渐密集。
6、可选地,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气支路、主管路以及蒸汽凝结水支路,其中,所述进气支路上设有第一进气阀,所述主管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用于连接至所述进气支路的流入管路、所述温度调节管路以及用于连接至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的流出管路,所述流入管路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疏水阀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连接至蒸汽凝结水箱。
7、可选地,所述流入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顶端,所述流出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底端。
8、可选地,所述冷却回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水支路、所述主管路以及排水支路,其中,所述进水支路上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一进水阀与所述第一进气阀并联设置,所述排水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用于连接至循环水回水母管。
9、可选地,所述第一疏水阀与所述第一排水阀并联布置,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截止阀并联布置。
10、可选地,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疏水阀并联设置的第二疏水阀,所述排水支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水阀并联设置的第二排水阀。
11、可选地,所述进气支路上还设有第二进气阀,所述进水支路上还设有第二进水阀。
12、可选地,所述流入管路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流出管路上设有放水阀。
13、可选地,所述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干污泥仓的抽风排气回路,所述抽风排气回路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和风机。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干污泥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当干污泥仓内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干污泥仓进行加热,当干污泥仓内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对干污泥仓进行冷却,通过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切换,使得料仓一直处于微过热装置,有效防止干污泥仓内湿空气因降温冷凝,造成干污泥仓内污泥板结,使干污泥仓内污泥保持一定干度,保障干污泥仓内污泥的正常存储和下料,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干污泥仓内污泥处于高温条件下进一步发酵,防止污泥发酵臭气积累、扩散影响周围环境,保证污泥的热值。上述布置能够保证干污泥系统的正常持续稳定运行,降低检修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臭气污染环境。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回路和冷却回路,所述干污泥仓内设有温度调节管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相连通,所述干污泥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管路沿所述干污泥仓的高度方向呈螺旋状布置,且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由上至下排布逐渐密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气支路、主管路以及蒸汽凝结水支路,其中,所述进气支路上设有第一进气阀,所述主管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用于连接至所述进气支路的流入管路、所述温度调节管路以及用于连接至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的流出管路,所述流入管路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疏水阀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连接至蒸汽凝结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顶端,所述流出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阀与所述第一排水阀并联布置,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截止阀并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疏水阀并联设置的第二疏水阀,所述排水支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水阀并联设置的第二排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路上还设有第二进气阀,所述进水支路上还设有第二进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路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流出管路上设有放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干污泥仓的抽风排气回路,所述抽风排气回路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和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回路和冷却回路,所述干污泥仓内设有温度调节管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相连通,所述干污泥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管路沿所述干污泥仓的高度方向呈螺旋状布置,且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由上至下排布逐渐密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气支路、主管路以及蒸汽凝结水支路,其中,所述进气支路上设有第一进气阀,所述主管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用于连接至所述进气支路的流入管路、所述温度调节管路以及用于连接至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的流出管路,所述流入管路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蒸汽凝结水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疏水阀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连接至蒸汽凝结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顶端,所述流出管路连接至所述温度调节管路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污泥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未代军,张卫星,张炜,严格,高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皖马鞍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