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扫描和机器学习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253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和机器学习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及装置,首先运用CT扫描方法获得三维数字岩心图像,之后通过分水岭方法分割出岩心图像中的剩余油区域,并计算剩余油赋存特征表征参数,形成数据集;最后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对岩心内剩余油微观赋存类型进行划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可以准确、高效的自动划分出岩心内剩余油的微观赋存形态种类,有利于揭示剩余油的动用规律并进行科学开采,对油藏的勘探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t扫描和机器学习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剩余油是指已投入开发的油藏中尚未采出的石油。剩余油一般分为两类:微观剩余油和宏观剩余油,微观剩余油又根据其存在的形态可大致分为滴状、簇状、盲端状和膜状剩余油等。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孔隙的结构特征、颗粒矿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微观赋存形态间有一定的差异。

2、微观剩余油的赋存形态研究,对勘探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微观孔隙结构角度研究剩余油的赋存形态及空间分布,有利于揭示剩余油的动用规律并进行科学开采。

3、目前国内外对微观剩余油的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是由于在真实岩心孔隙结构中,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类型复杂多样,所以对剩余油进行定量分析存在一定难度。在对微观剩余油进行研究时,若采用规则模型,不能直观体现真实的岩心孔隙结构,且规则模型方法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4、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种观察剩余油微观赋存形态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包括传统含油薄片技术、扫描电镜技术、ct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含油薄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T扫描和机器学习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对岩心样品进行CT扫描之前,进行油驱水实验,至出口端不出水时,再用水驱至岩心出口端含水率98%;之后,对岩心样品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合适用于CT扫描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CT扫描得到整个岩心样品的三维信息后,通过图像去噪处理、增强处理和滤波处理得到孔隙结构三维体数据,进而建立含剩余油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p>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t扫描和机器学习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对岩心样品进行ct扫描之前,进行油驱水实验,至出口端不出水时,再用水驱至岩心出口端含水率98%;之后,对岩心样品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合适用于ct扫描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ct扫描得到整个岩心样品的三维信息后,通过图像去噪处理、增强处理和滤波处理得到孔隙结构三维体数据,进而建立含剩余油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运用分水岭方法对所述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行图像分割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剩余油微观形态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半径为剩余油区域的半径取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凯军杨莉陈翰郭胜唐嘉伟惠晨达丽娜刘毅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