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类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250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类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CuCDs)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酶制备技术领域。将二价铜源和有机碳源分散后通过一步水热制得具有类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所述有机碳源选自核黄素,刚果红,甲基橙,酸性红和叶酸中的一种或组合。在水热碳化过程中保留了原前驱体的部分结构又形成了T2Cu配位环境,为合成具有漆酶活性的碳点提供了思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铜掺杂碳点在不同pH,温度,保存时间下均表现出优异的类漆酶活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食品,化妆品,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成本低;有望替代天然漆酶在酚类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及处理等领域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纳米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漆酶是一种含四个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其催化中心铜离子根据光谱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t1cu、t2cu和双核t3cu。t1cu具有与游离铜离子相似的功能,用于氧化还原反应。t2cu由铜离子与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配位组成,用于电子转移。t3cu可以被喹喔啉衍生物取代,其功能为电子。

2、纳米酶,兼具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和酶催化的性能,近几年备受研究者关注。其中,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骨架、过渡金属氧化物、碳纳米材料等被报道具有类酶活性。碳点,作为碳基纳米材料的一员,因其尺寸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荧光性质备受关注。它被广泛报道具有类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酶等酶活性。

3、漆酶的作用底物广泛,如氨基苯酚,邻、对苯二酚,多酚,多胺,木质素和芳基二胺等,且其催化底物后仅有副产物水生成,对环境友好,使得漆酶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被广泛应用于纸浆造纸、污水处理、食品、有机合成、生物传感等行业。然而由于天然酶稳定性差,成本高等缺点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源和有机碳源分散后通过一步水热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源选自CuSO4,CuCl2,Cu(NO3)2,Cu(OAc)2中的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和所述铜源的摩尔比为20:3-2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源和有机碳源分散后通过一步水热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源选自cuso4,cucl2,cu(no3)2,cu(oac)2中的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和所述铜源的摩尔比为20:3-2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漆酶活性的铜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时间为2-8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启军郭张鸿王婵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