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的分子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243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的分子测量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包括上芯片和下芯片,上芯片的下表面与下芯片的上表面能够相贴合,且上芯片与下芯片能够沿贴合表面相对滑动,上芯片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第一反应物上样的第一流体通道结构和用于第二反应物上样的第二流体通道结构,下芯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微孔结构,上芯片和下芯片在相对滑动时可使第一流体通道结构或第二流体通道结构的竖向投影分别与微孔结构重合,以使第一反应物与第二反应物分步进入所述微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磁珠的装载率提升至90%左右,显著提高了检测性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步上样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背景值,在多重检测中有着更显著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的分子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核酸与蛋白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分子,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理病理过程,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专利技术,核酸与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较多研究表明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往往是一些种类众多但丰度极低的蛋白、核酸分子,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检测,因此限制了人们对其的深入研究与利用。

2、单分子阵列技术(single-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在2010年被首次提出,walt等人通过用抗体修饰的磁性微球捕获样本中的抗原并在磁球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将大量磁珠独立地封闭在飞升级的微反应腔室中进行荧光催化,由于不同的微反应腔室之间存在物理隔离,被催化的荧光底物聚集在飞升级的液滴中,不会由于扩散作用产生稀释,使得局部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包括上芯片和下芯片,所述上芯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芯片的上表面能够相贴合,且所述上芯片与下芯片能够沿贴合表面相对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片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第一反应物上样的第一流体通道结构和用于第二反应物上样的第二流体通道结构,所述下芯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微孔结构,所述上芯片和下芯片在相对滑动时可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结构或第二流体通道结构的竖向投影分别与所述微孔结构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微孔,所述第一反应物包括结合有待测分子的磁性微球,所述微孔能够用于容纳单个所述磁性微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包括上芯片和下芯片,所述上芯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芯片的上表面能够相贴合,且所述上芯片与下芯片能够沿贴合表面相对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片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第一反应物上样的第一流体通道结构和用于第二反应物上样的第二流体通道结构,所述下芯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微孔结构,所述上芯片和下芯片在相对滑动时可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结构或第二流体通道结构的竖向投影分别与所述微孔结构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微孔,所述第一反应物包括结合有待测分子的磁性微球,所述微孔能够用于容纳单个所述磁性微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μm-100μm,深度为1μm-100μm,和/或,所述微孔的数量为1万-100万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结构、第二流体通道结构的竖向投影轮廓能够与所述微孔结构的轮廓重合,和/或,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结构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结构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为10μm-200μm,所述第二深度为10μm-20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为175μm,所述第二深度为50μm。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结构、第二流体通道结构与微孔结构的表面设有疏水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材质为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

9.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峰吕蔚元伊京伟张佳杰罗洋徐宏孙通郭庆生古宏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