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侧气囊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滑车和仿真的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侧碰事故在汽车碰撞死亡和重伤事故中占比高达35%;而在侧面碰撞致死的故中,超过三成是由于乘员头部撞到柱状障碍物。常见于车辆失去控制后,侧滑撞击路边电线杆、大树等柱状物体。侧面柱撞由于碰撞接触面积小,车辆侧面结构缓冲空间小,结构较大侵入极易对乘员头部和胸部产生重大伤害,对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安全也存在较大威胁。出于此考虑,2019年,我国开始实施《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推荐标准,c-ncap 2025草案中规定拟对包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内的所有车辆进行柱碰试验考核。为满足柱碰试验安全要求,车辆需要装备头部气囊和座椅侧气囊,其中前排乘员胸部伤害限值要求极高,座椅侧气囊开发难度大。
2、传统侧气囊开发是基于模拟仿真和整车碰撞试验的开发模式,鉴于仿真精度局限性,碰撞试验通过率较低,开发效率低,资源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滑车和仿真的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筛选试验中表现好的侧气囊方案,具体的筛选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基于滑车试验和滑台仿真模型对标侧气囊模型,确保仿真和试验的一致性;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验证是否满足乘员保护性能要求,具体包括:验证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滑车和仿真的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筛选试验中表现好的侧气囊方案,具体的筛选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基于滑车试验和滑台仿真模型对标侧气囊模型,确保仿真和试验的一致性;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囊开发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验证是否满足乘员保护性能要求,具体包括: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吴志国,李莉,林松,叶文涛,刘庆松,王焕美,李秋萌,黄俊,王炜彤,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