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界面结合力金属连接接头的钢质材、金属连接接头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236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铝异种金属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界面结合力金属连接接头的钢质材、金属连接接头及制造方法。该钢质材表面区域设置有若干凹陷结构,若干凹陷结构在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总面积记为S<subgt;1</subgt;,围合投影形成的区域的面积记为S<subgt;0</subgt;,若干凹陷结构中最大深度记为D<subgt;0</subgt;,单个凹陷在钢质材表面的投影面积记为S<subgt;2</subgt;,围合投影形成的区域的宽度记为W<subgt;0</subgt;;满足:W<subgt;0</subgt;≥3mm,0.05mm≤D<subgt;0</subgt;≤1.0mm,0.25D<subgt;0</subgt;<supgt;2</supgt;≤S<subgt;2</subgt;≤25D<subgt;0</subgt;<supgt;2</supgt;;S<subgt;1</subgt;和S<subgt;0</subgt;满足关系式1。将钢质材应用钢铝异种金属接头可以提高液态焊缝金属在钢质材表面的铺展性,增强界面层的抗裂纹扩展能力,提高连接界面处的结合力,界面连接处不会出现断裂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铝异种金属连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界面结合力金属连接接头的钢质材、金属连接接头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车身结构设计的轻量化策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使用先进高强钢材料实现结构件减薄减重,一是通过使用轻质材料代替钢铁材料实现减重。铝合金密度低,约为钢铁材料的1/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同等性能的车身零部件减重效果可达30%以上,是车身轻量化设计中最具应用前景的轻质材料之一。尽管铝合金在车身轻量化方面比钢铁材料更具潜力,但在车身的某些关键安全部位上铝合金的碰撞性能无法与先进高强钢媲美。因此,从轻量化和安全性双重角度上来看,未来钢铝混合车将会成为主流的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案。

2、钢铝混合车身方案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是钢和铝的连接问题。钢和铝合金固有的悬殊物理性质差异决定了无法用传统的熔焊技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而只能选择熔钎焊技术将钢和铝合金连接在一起。钢铝熔钎焊过程中,在热源的作用下,钢不发生熔化,铝合金和填充金属熔化混合后形成液态焊缝金属,液态金属在钢板表面发生一定宽度的铺展。在随后的冷却凝固过程中,液态焊缝金属与钢的界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界面结合力金属连接接头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至少位于与铝合金连接的钢质材表面区域设置有若干凹陷结构,若干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总面积记为S1,围合所述投影形成的区域的面积记为S0,若干所述凹陷结构中的最大深度记为D0,单个凹陷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面积记为S2,围合所述投影形成的区域的宽度记为W0;所述W0≥3mm;所述D0:0.05mm≤D0≤1.0mm;所述S2:0.25D02≤S2≤25D02;所述S1和S0满足关系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形状为任意形状;p>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界面结合力金属连接接头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至少位于与铝合金连接的钢质材表面区域设置有若干凹陷结构,若干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总面积记为s1,围合所述投影形成的区域的面积记为s0,若干所述凹陷结构中的最大深度记为d0,单个凹陷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面积记为s2,围合所述投影形成的区域的宽度记为w0;所述w0≥3mm;所述d0:0.05mm≤d0≤1.0mm;所述s2:0.25d02≤s2≤25d02;所述s1和s0满足关系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形状为任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形状包括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钢质材表面的投影的形状包括圆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质材,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所述钢质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海潘华雷鸣吴岳丁凯刘成杰温中令龚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