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229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本体和多个第一风扇,各个第一风扇朝向第一散热器本体设置,第一散热器本体的入口和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一散热器本体的出口和电堆的冷却液入口可通断地设置;第一温度检测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检测件和各个第一风扇通讯连接,第一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从电堆的冷却液出口流出的冷却液的冷却液实时温度,以在第一散热器本体的出口和电堆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时,以使控制器根据冷却液实时温度和冷却液目标温度的实时差值,控制各个第一风扇的实时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系统无法适用于不同工作效率的电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从电堆流出的冷却液流经散热器进行换热后,重新流入电堆,以对电堆进行散热。

2、然而,工作效率较大的电堆需要数量较多的散热器以对电堆进行散热,工作效率较小的电堆需要数量较少的散热器以对电堆进行散热,当散热系统对不同工作效率的电堆进行散热时,散热系统需要配重数量不同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系统无法适用于不同工作效率的电堆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用于对电堆进行散热,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本体和多个第一风扇,各个第一风扇朝向第一散热器本体设置,第一散热器本体的入口和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一散热器本体的出口和电堆的冷却液入口可通断地设置;第一温度检测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检测件和各个第一风扇通讯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系统,用于对电堆(1)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14)、第二管路(15)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端(161)、第二连通端(162)和第三连通端(163),所述第一管路(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通端(161)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通端(162)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端(163)和所述第一散热器本体(12)的出口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用于对电堆(1)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14)、第二管路(15)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端(161)、第二连通端(162)和第三连通端(163),所述第一管路(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通端(161)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通端(162)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端(163)和所述第一散热器本体(12)的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阀门(17),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第二散热器本体(18)和第二风扇(19),所述第二风扇(19)朝向所述第二散热器本体(18)设置,所述第二散热器本体(18)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连通端(163)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本体(18)的入口和所述第二阀门(17)的第四连通端连通,所述第二阀门(17)的第五连通端和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17)具有所述第四连通端和所述第五连通端连通的开启状态,以及所述第四连通端和所述第五连通端断开的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20)、第一压力检测件(21)和电导率检测件(22),所述第三管路(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出口和所述第一散热器本体(12)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13)、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21)和所述电导率检测件(22)沿所述第三管路(2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20)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13)靠近所述电堆(1)的冷却液出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四管路(23)和第五管路(24),所述第四管路(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器本体(18)的入口和所述第二阀门(17)的第四连通端连通,所述第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昂李从心王黎明路遥刘国柱朱久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